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本港楼市跌跌不休,差估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按月再下跌0.87%,录得超过8年半新低。中大经济系讲师叶秀亮接受《功夫茶》访问时直指,香港楼市将出现“超调”的情况,即楼市泡沫爆破,将从高位累积下调60%至75%。要避免重演当年负资产惨况,首要确保银行不会出事,建议金管局为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另建议政府针对夹心阶层兴建并出售房屋,价格介乎居屋与私人楼之间,既可提升市民生活质素,亦有助纾缓财赤,以及维系社会稳定。
叶秀亮表示,以现时本港经济的整体趋势来看,楼价会从高位累积下跌60%至75%,楼市泡沫很大,现时已经爆破,目前情况来看似乎下跌三至四成,但预计之后的恶性循环,向下的螺旋效应,未来将看到失业率会上升、企业倒闭、大规模裁员,很多人资不抵债、被迫出售物业,银行甚至可能也有风险,因为观察其他地方的楼市泡沫爆破时,也会出现同样情况。
叶秀亮又称,曾计算过当楼价上升250%,即在泡沫爆破时起码下跌45%至50%才算合理,但从经济理论来看是一定会超调,若超调便不止百分之45%至50%,而是60%至75%。现在已可见到二手市场出现竞争性劈价,首先发展商看到势色不对、财困,于是便会劈价,二手楼出售时又要劈价,再之后地产商继续要卖,由于财困、利息高企、被银行迫,于是出现第二轮跌价,所以一直有竞争性劈价,早前还只是下跌逾20%,现在已跌逾30%,相信跌势还会持续。而最惨的是办公室楼价跌得很急,但办公室较贵,不同于住宅相对容易找人接手。
因应经济衰退,要避免硬着陆,叶秀亮认为首先银行不能出事,另外亦促请政府可以多建设一些“夹屋”,但政府公布时需计算清楚,包括列出将可收多少钱,可以填补预算案发债的数目,解决债留后代的问题,将来评级机构见港府收入足够,便不会降低评级。他又希望港府不要再走旧路,光靠卖地收入,因为若将来楼价上升后又下跌再上升,卖地收入理想必然推高楼价,但未来5至7年,地产商相信也不会有钱,政府要处理财政赤字就要发展夹心阶层房屋,并有责压缩建筑成本。
叶又认为香港可以做得比新加坡更好,如果采纳了“夹屋”的做法,“夹屋”可以改善整体市容,市民若要选择,相信也宁愿花280万元购买最高档的夹屋,而不是花180万元购买居屋,因为“夹屋”质量较好,告诉别人住最高档夹屋的社会形象也高一点,政府收入又可以提高,买的人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