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医管局拟扩阔对重症病人的昂贵药物资助。(黄仲民摄)
1/2
政府日前公布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多项针对非紧急类病人的措施将加价。当局承诺加价后所有额外收入会投放于病人身上,期望集中资源照顾“危、急、重”症病人。病人曾小姐于去年确诊肺癌,她月薪约有6万多港元,但每月药费就要近5万港元。现时的药物资助下,她获政府资助约一半药费,但仍占人工近半,坦言“中产唔系无能力买药,但负担亦绝不轻易”。医管局指,改革后的资助机制会放宽,加强支援入息较高的在职家庭。
曾小姐的癌细胞出现罕见的“ALK基因突变”,并扩散到脑部、脊骨、盆骨,甚至淋巴,已无法透过一般手术治疗。医疗团队建议下,她一直服食自费的昂费标靶药物。她指,目前要替父母供楼、应付子女开支,加上药费,经济压力已经相当沉重,而且她的病假亦已用尽,即将要申请无薪假。面对困境,她甚至曾向医生请求“减药”,估计若“减到两粒,一个月可以悭到一万”,惟医生以她的健康为由拒绝。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专职医疗)潘绮红指,政府目前透过撒玛利亚基金,为不同类型的病人提供资助。据该局经验,有相当数量的病人有一定收入,惟仍面对庞大药费负担。改革后的资助机制会放宽,加强支援入息较高的在职家庭,例如原本病人的“每年可动用财务资源”需要为0至2万,才可获全额资助,日后就会扩展至5.6万港元资产。以曾小姐个案为例,她每年药费约为60万港元,其每年总收入约为77.3万港元、可动用资产为83万港元。改革后,政府就会提供多5万港元资助。

曾小姐去年确诊肺癌,药费占其薪水近一半。(黄仲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