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1/2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今日(6日)发表网志,环保署3月31日推出了《减少使用包装约章》,推动在商业活动中建立减废文化。目前已有102家本地及跨国企业签署了《约章》,承诺实行包装减量。企业除自身采取减少包装的措施及方案外,亦会鼓励上下游供应商、业务伙伴和客户减少包装物料。
谢展寰又提到,近年网购盛行,电子商贸平台的商品需要经过不同的物流公司或派送网络,往往涉及额外的包装工序而可能导致过度包装。尽管大部份包装物料如纸和塑胶可透过现有回收系统收集作循环再造,但仍有不少包装物料会被弃置。当局又鼓励市民尝试保留并重用包装物料。一些网购平台或实体店亦有回收服务,并交由“绿在区区”处理。此外,消费者也可多选购有补充装的产品,例如个人清洁和护肤用品的补充装,不仅能减少包装废物,更有助于节省开支。
至于立法规管方面,谢展寰指,市场上的包装目的、形式和物料都大不相同,并不容易以立法方式统一起来,强行制定包装准则,只会为各行业制造困难。当局计划先尝试为一些行业提供减少包装指引,鼓励行业设法减少包装,借此积累经验,让政府和行业更能掌握如何进一步减少包装。环保署现时已为8个特定行业制定《减少包装及包装管理实用指引》,为业界提供建议,推动商业活动的减废文化。
今届政府成功扭转废物弃置量上升趋势,都市固体废物每日平均弃置量自2021年起连续3年持续下降,由2021年平均每日11,358公吨,减至去年平均每日10,510公吨,较2023年减少了3.4%,较2021年更减少共7.5%。“绿在区区”去年收到的回收物为41,800公吨,较2023年上升近60%,去年的到访人次亦大幅上升至约1,270万,比2023年增加约80%。“绿在区区”的公共回收物收集点数目更已在今年第一季大幅增加至超过800个。
另外,“绿在区区”礼物换领方式开始逐步电子化。自去年2月起,环保署扩展了电子积分兑换选项,市民可以将“绿绿赏”积分转换为更多元化的电子积分奖赏,包括免费港铁车票、本地生态游等。去年底更开始与电子奖赏平台“易赏钱”合作,可以用“绿绿赏”积分兑换“易赏钱”电子积分,于全港超过500间超级市场及零售商店自由换取所需的礼品。

网购热衍生大量包装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