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港去年录逾4.4万宗骗案 按年升逾1成 涉款91.5亿元

    新聞觀看次數:14.1k
    香港時間
    04月10日(四)
    13:20更新12:53建立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1/2
    本港去年录得的骗案较2023年上升逾1成,金管局、银行业界及执法部门推出多项新措施以打击傀儡户口网络。金管局表示,新措施包括修订有关条例促进银行间分享资料、分享银行保障客户和侦测傀儡户口网络的良好做法、审查检视银行管制措施的成效、以及进一步加强宣传。
    执法部门披露,本港去年录得44,480宗骗案,较2023年增加12%,涉及金额则略有下降,为91.5亿港元。网上骗案为27,485宗,较2023年上升0.6%,损失则下降了4.2亿港元。执法部门还表示,去年被控洗黑钱的人数大幅上升了2.3倍,为1,484人,2023年同期则为454人。执法部门提醒,开设傀儡户口是洗黑钱罪案产业链的一环,而骗徒通常会通过金钱利诱和虚假承诺让包括外籍家庭劳工、学生、低收入人士、新来港人士以及跨境开户团伙等人士出售或出租帐户作洗黑钱用途。
    执法部门续指,去年亦成功就约1,400宗骗案拦截了14.8亿港元的骗款,较2023年增加15%。此外,警方去年亦透过“加密货币止付机制”拦截了1.3亿港元的加密货币骗款,较2023年增加3倍。
    对于打击傀儡户口,金管局助理总裁(法规及打击清洗黑钱)陈景宏表示,将修订《银行业条例》(条例),促进银行之间分享资料。陈景宏指,条例已于本月2日提交立法会审议,设有两种机制让银行分享资讯,包括个别银行之间的要求/回应机制、以及一家向多家银行发放资讯的自发性披露机制。陈景宏还解释,机制同时也会设有措施保障资料安全,包括只能在怀疑设受禁行为的情况下分享客户资料、于指定平台分享、建立有效保密制度、以及金管局会与执法部门监测运作情况等。
    同时,在侦测傀儡户口上,陈景宏指,金管局已于去年12月发出通告,就银行防范、侦测及制止授权支付诈骗应采取的措施提供指引,银行须于今年6月底前实施相关措施,包括具备识别高风险情况或诈骗风险指标的动态监察系统,及尽快向客户发出警示。陈景宏又指,金管局今年会检视银行落实保障客户和侦测傀儡户口网络管控措施的情况及成效。
    另外,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反洗黑钱意识,金管局与银行业界紧密合作,配合执法部门持续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工作透过不同渠道提醒公众切勿借卖户口,包括针对不同群体进行的宣传活动。
    执法部门提醒,开设傀儡户口是洗黑钱罪案产业链的一环。(何永明摄)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