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1/5
政府近年不再公布贫穷线,议员与政府昨在立法会一个事务委员会上就“精准扶贫”到位与否爆骂战。社福界议员狄志远炮轰政府“精准扶贫”、“愈做愈退步”,认为现时扶贫工作进入“雾霾”局面,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驳斥狄只会提出“口号式讲法”,对此“完全不同意”,强调现时政策行动为本,较以往进步。虽然政府有此解说,但基层市民、尤其是劏房户仍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相关团体昨更公开向政府提出5项诉求,包括重推“N无”津贴等。
政府自2021年起没再公布贫穷线,改为“精准扶贫”,目标群组包括劏房户、单亲户或长者户。狄志远昨在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表示,“精准扶贫”、“愈做愈退步”,重申贫穷线指标重要,有政策意义。他又举例,虽然举办长者千岁宴让长者食餐饭,“但食完餐饭我可唔可以结论,佢已经扶贫咗啦”,直言没直接关系。他说现时未能看见政府策略目标,现时很多群体都有贫穷现象,扶贫工作进入“雾霾”局面。
孙玉菡批评狄志远每次评论政府扶贫工作只会提出“口号式讲法”,表示“完全不同意”,又称政府工作有清晰策略、目标、数字。他又批评以往外界“成日挂在口边”说要有贫穷线,但是贫穷是指只是相对收入比较。他说:“ 譬如我同管牧(管浩鸣)之间嘅高度对比咋嘛,我同管牧比我咪贫啰!佢高吖嘛,咁我永远都系贫㗎, 因为我矮呀。” 他强调现时政策是行动为本,比以往进步。
另一议员郭玲丽关注在校课后托管计划,认为现时有相似的校本或区本计划。她认为虽然不同计划是由不同政策局负责,但亦应该协调整理,减少行政费。她举例:“其实有时我知道基本上两个计划,都可能系搵同一个NGO机构添。”
孙玉菡指劳工及福利局、教育局及社会福利署,正在探讨如何更好运用资源。他又指在校课后托管计划主要为有需要家庭而设,如有剩馀名额,会开放其他家庭参与,但是会收取费用,计划有弹性。
针对课馀托管方面,议员林素蔚关注现时只有125间小学参与在校课后托管计划,认为参与度“明显有少少低”。她又关注到时未必能应付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关注现时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占比,以及会否培训专门导师。
孙回应称,政府并没限制参与学校的数字,只要学校愿意参加计划亦会协助,但不主张专门为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开班。社会福利署助理署长(青年及感化服务)陈丽珠表示,2023/24学年有2,664人参与计划,当中621人、23%有特殊学习需要。她续指,一般学生的师生比是1对8;特殊学习需要学生是1对5,现时特殊学习需要学生数目合乎比例。
为扶助来自劏房户中学生的共创明“Teen”计划,截至今年2月底,第3期计划共取录4,000名学员及3,600多名友师,第3期计划已获得支持企业和机构提供超过500项团体活动,可容纳约2.6万参与人次。有议员关注为何过去有400多人退出,当局解释多数人是由于学业繁忙、和课外活动时间,小部分是因为身体问题退出。
更多新闻,请浏览东方日报网页:

团体带同基层市民到政府总部外,拉起横额请愿。(陈德贤摄)

有议员炮轰政府“精准扶贫”的工作愈做愈退步。

本港的贫富悬殊问题愈趋严重。

劏房的居住环境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