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正信與迷信─一夥慈悲心喚醒整個世界-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411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宗教的價值在於幫助人類破迷啟悟,離苦得樂。
自國家改革三十六年來,宗教自由政策得以落實,佛教出現蓬勃發展之現象,處處道場林立,猶如雨後春筍;惟因社會普羅大眾一般均以「功利信仰」與「祖先信仰」為主導,是故對真正的佛教多有認識不清或一知半解者,以致形成各種迷信或誤解的現象。蓋佛教乃導人正信之宗教、覺悟之教育,是故為佛弟子者或佛門中人,實有責任發出正確之言論,導迷向覺,將佛教化世利人的真義,向社會人士說明並介紹。
首先,我們必須要清楚,人為什麼需要宗教、需要信仰?因為正確的宗教信仰,可以充實人類的心靈、促進人生的美滿,並進而安定社會秩序,有益於社會文明之發展。所以現代文明國家,在憲法上都有明確的條文規定,公民皆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其實一切宗教,都是從人生的現實中開啟出來的。宗教的根本目的,是要解脫人類與生俱來的不幸和苦難。例如基督教的本意在於拯救如「迷途羔羊」般的芸芸眾生,而佛教流傳於世間的目的在於解脫眾生的種種煩惱與無明。總而言之,宗教的價值在於幫助人類破迷啟悟,離苦得樂。以佛教來說,乃是釋迦牟尼佛通過實踐行持,親證諸法實相,然後依其內證的體悟,教示我們諸法的義理,開顯此一偉大的教法──佛法所說,乃宇宙人生的真諦。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
(一)、上智下愚.皆當信受
佛陀是徹底的覺悟者,他了悟世間無常、緣起性空的至道,所謂「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必死」,從而打破我執、法執,乃至空執,獲得究竟圓滿的解脫。他諳知弟子們的種種根性,而能應病予藥,隨機攝化,但他從不強迫弟子們盲從的信仰,同時鼓勵他們發問。佛教經典與一般宗教的經典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佛經是容許懷疑、研究的;而外教的經典則是絕對的真理,不容辯駁,否則就是冒瀆神明。
佛陀經常教導弟子們說:你們的懷疑,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因為對一件可疑的事是應該起疑的。佛陀認為一個人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所左右;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
佛教的偉大思想還不止於此;佛陀認為一個人不可以因為「他是我們的導師」就對他所說的話深信不疑,而是要求弟子們要:「應以自己的智慧詳加思辨;以自心為師,乃能獲得真智,證得聖果。」「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才去信受奉行。」
佛教不認為懷疑是愚蠢的,反而認為懷疑是達到覺悟的途徑,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可說明佛教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
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許多著名學者、科學家們對佛教非常尊崇,認為佛教是智信而不是迷信,正如近代史學家章太炎先生曾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貴的。」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也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現代科學家尤智表也說:「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徹底的學理,佛教不是神道設教,不是精神痛苦時的麻醉劑,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處世接物的實用之學,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觀的、徹底的、具體的、積極的、入世的、實用的宗教。」又說:「科學愈昌明,佛教的教義愈發揚光大。」
而現代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者楊振寧先生,亦曾表示:「佛教是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之一,兩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上這些深具智慧的專家、學者,雖然不一定對所有事物都能通達無礙,但對高尚偉大的佛教文化,都抱持尊重的態度。由此說明了佛教是智慧的宗教而非迷信的宗教。
(二)、「智信」與「迷信」之辨
因此,當我們選擇信仰一個宗教的時候,必須分辨其為「智信」或「迷信」;簡單地說,凡未經過慎密的思考與明確觀察之前,就盲目信仰的就是「迷信」。反之,凡是能經過「慎思」、「明辨」的功夫,才去信仰的就是「智信」。
所以,我們要分辨一個宗教是否正信,可從以下幾方面觀察、審視:
  
一、從「宗教本質」來看:
大凡,一個正信的宗教,如道教、儒教、佛教、基督教等大宗教,都有其完整的「教義」與「宗旨」;而且該「教義」與「宗旨」,是不違反人性,且合乎於道德、倫常,並對人性之淨化、社會風氣之導正,有正確與正面幫助,如此才是一個「正信」的宗教。
二、從「領導者」來看:
其次,除了宗教教義與宗旨外,還要看其領導者(主事者、主持人),在「道德操守」與「德性涵養」上,是否比一般人優勝?是否有足夠讓人信服、讓人學習的地方?其「行事風格」上,是否光明正大?是否遵照法律規範?是否以大眾利益為出發與依歸?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個才是「正信」的宗教。
三、從「依循方向」來看:
上面兩項,主要是從宗教層面去分辨,但真正「正信」、「迷信」的關鍵,還在於信仰者本身,其信仰所依循的方向是否正確?這可用「四依法」來衡量:
依循「四依法」者──(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四)依智不依識;若乎合此「四依法」者即是「正信」。不依循此「四依法」者即是「迷信」。
簡單地說:經理性思考,且用智慧分辨的信仰,稱為「正信」;  非理性思考,亦無正確的認知,見別人禮拜就跟著去禮拜的信仰,便稱之為「迷信」。
四、從「理念」、「心態」來看:
接著,除依循方向正確性外,信仰者之「理念」與「心態」正確與否也是非常重要。以下,試舉《六祖壇經》以作說明:
  
(一)什麼是「迷」?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
「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又百物不思,於道性窒礙。」
就是說,凡有求福、求安樂、著相於外、作法求真,乃至執空為實,沉空滯寂等等都是「迷」。
(二)什麼是「悟」?
「 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悟人在處一般。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也就是說,不執外修,自心歸依自性,自心常起正見,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能「隨所住處,恆安樂。」才是「悟」。
  
以上所說的「迷」與「悟」,是站在修行層面說的。若從現實生活層面而言:如果不是為了趨吉避凶、富貴長壽、或追求物欲滿足等人天福報;而是為了尋求真理,瞭解人生實相,從而探討:人因何會有吉凶禍福?人何以會有富貴貧窮?明白到人生的意義乃在於發掘內在的智慧,以期獲得真正的自在與解脫,這才是「正信」。否則,發心不正、動機不純的人,無論如何拜佛、念佛或造功德,也都是「迷信」。
佛教的根本精神──慈悲喜捨
(一)慈能予樂.悲能拔苦
我們都知道,「慈、悲、喜、捨」是從《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反覆提倡的精神。慈、悲、喜、捨的無限擴大、深化,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四無量心」或稱「四梵住」(四種清淨無染的心)。
正如《大般涅槃經》卷十五中佛所說:
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
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
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
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捨。
又如在《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文殊師利菩薩與維摩詰居士的對答中,對「慈」、「悲」有非常細微的描述:
文殊師利菩薩問疾於維摩詰居士:「何謂為慈」?
文殊師利問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
維摩詰答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於是問維摩詰居士:「何謂為悲?」
維摩詰居士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喜?」
維摩詰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捨?」
維摩詰答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
試想,若果任何佛教寺廟及道場,乃至所有佛弟子都能貫徹實行此「四無量心」的精神,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如此的話,那麼世界自然太平,社會自然安定,人民自然安樂。
(二)一顆慈悲的心.喚醒整個世界
黃昏,寺廟裏靜悄悄的,香爐裏煙霧彌漫,僧人們正在打坐。一個男子悄悄地溜進寺廟,來到功德箱前面。
其實這個男子白天已經來過一次,看到很多人往功德箱裏放錢。等到四周無人的時候,便偷偷地將功德箱放到地上,從裏面往外將錢倒出。小沙彌和師父在一邊兒,看得一清二楚。
小沙彌說:「師父啊,有人在偷功德箱的錢!」
師父說:「我知道。」
小沙彌說:「我們去把他抓住……。」
師父說:「不用了。」
小沙彌急了:「師父,為什麼呢?他偷了我們的錢,是小偷啊!」
師父說:「他不是小偷,那不是我們的錢,是十方的錢。」
「為什麼不是我們的錢呢?」小沙彌滿面疑惑的看著師父。
師父說:「那是信眾們布施出來放進箱裏去的錢,現在有人需要它,取出來用,怎麼算是偷呢?」
小和尚聽了默默無語,他眼睜睜地看著男子將功德箱裏的錢取走。等男子一走,小沙彌連忙跑到功德箱前面,往裏面看了看,說道:「師父,裏面還有錢!」師父點點頭,說:「他只是拿走了他需要的一部分,如果他是小偷,還會留錢在裏面嗎?」小沙彌點了點頭。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黃昏,這個男子又趁著大眾晚課後靜坐的時候溜進了寺廟;他來到功德箱前面,看看四周無人,又再下手將功德箱裏的錢取走。
這一次,小沙彌和師父依然看得一清二楚。
小沙彌生氣地說:「師父,還說不是小偷,他又來偷我們的錢了!」
師父說:「眾人捐錢,眾人取錢,眾人的錢眾人花,為什麼說是偷呢?昨天他取走一部分,因為不夠,再取走一部分,那有何不可?」
小沙彌雖然非常生氣,可是不敢發聲,只好眼睜睜看著男子又一次取走了功德箱裏的錢。等男子一走,小沙彌馬上跑到功德箱前面, 往裏面看了看,發現裏面還有少許錢沒拿走;心想這男子總算不太壞,還有一點點良心。只好算了。此後,男子再也沒有來過寺廟。
一年之後,男子再次踏進寺門。這次來的時候不是黃昏,而是上午。男子進了大殿,恭敬禮佛後,來到功德箱前面,打開皮包,掏出厚厚的一大疊錢塞了進去。
旁邊的人看見了,都不禁張大了嘴巴──這位施主實在太慷慨了!小沙彌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走上前去,問他為何如此大方。男子憶述一年前的事,他說自己當時走投無路,急需要錢,來到寺廟,看到功德箱裏的錢,就打起了歪主意;功德箱裏的錢讓他絕處逢生,渡過難關,現在他的日子好起來了,所以回來加倍奉還。
小沙彌把這事稟告了師父,師父說:「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給別人一條生路,別人就能走出困境,最終,我們也能得到雙倍的回報。」「所以這功德箱,不只是人們捐款的功德箱,也是我們幫助一切有需要的人的功德箱啊!」
後來,這事傳開了,這寺廟的住持──老法師便特地放了一個功德箱在寺廟門口,小沙彌專門負責管理這個功德箱。
每天,小沙彌都會往功德箱裏放錢,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去取錢。開始的時候,白天裝滿錢的功德箱,第二天一早就被取光或減少了; 可是幾個月後,再也不用小和尚往功德箱裏放錢了;每天早上,功德箱裏都是滿滿的一箱,小和尚不得不將錢取出來,否則裏面就裝不下了。
那裏面的錢,有人加倍奉還的,也有人捐獻的。加倍奉還的人是為感恩、報恩,而捐獻的人則希望行善積德、幫助別人。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功德箱,在幫助了千百人的同時,亦得到了千百人加倍的回報。
這故事說明了一個慈悲的人、一顆慈悲的心,喚醒了整個世界。
結語
由此可見,正確的信仰,也就是「正信」是如何的重要了。所謂「信仰如手,能執取眾寶。信仰如杖,能給人依靠。信仰如根,能長養善法。信仰如船,能得渡彼岸。信仰如力,能突破萬難。信仰如財,能生出智慧。」信仰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大,是來自於信仰「內化」後,產生「信念」所激發的力量;信仰越虔誠,信念就會越堅定,所激發的力量自然就越大了。
因此,一個正信的道場,欲想將正法傳遍世界各地,除了要是乎合國家宗教條例的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外,更要具備正知、正見,同時更重要的是,其所凝聚的信眾必須思想正確,抱有共同的信仰與信念,以及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慈悲喜捨的精神,如此才能突破一切困難和阻礙,才能解決社會、人生種種複雜的問題,才能推動並發展更廣、更大的弘法利生的事業,令佛法常興並久住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