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如何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體現-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510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佛教的慈悲精神符合許多人的祈望和希求。
我們都知道,佛教以慈悲為懷,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皆以慈悲為根本。在大乘佛教思想中,「慈悲」一詞是梵語Maitri-Karun的意譯:其中包涵「予樂」及「拔苦」兩層含義,如《大智度論》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可知,慈是予樂,給予別人快樂;悲是拔苦,拔除別人的痛苦。
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各個宗教派別,它們最崇高的象徵,往往都是以母性來代表。觀音菩薩在中國佛教中,即是以女性之化身出現,正好說明了這個道理。觀音菩薩慈悲濟世、尋聲救苦的偉大精神,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慈悲,把眾生的苦難視為自己的苦難一樣,從而生起慈悲哀憐之情;如《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載:佛告總持王菩薩言,(中略)今此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欲安樂諸眾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爾時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 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呪,今當欲說。為諸眾生得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得富饒故,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離障難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這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的無盡慈悲,即是對眾生的無限護佑、無限憐憫,是對所有生命承諾不捨的決心,是通過慈悲與自覺開啟的智慧之門。
我們信仰觀音菩薩,就是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並將之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尤其今天香港社會局勢不安,人心浮動,這種慈悲精神的推廣與實現,尤顯得份外迫切及重要。
一、慈悲精神的哲學基
1.「緣起論」與「無我論」
佛教的慈悲理念(精神)是奠立在佛教的世界觀——「緣起論」的哲學基礎上的。「緣起論」就是說,世界萬事萬物都由因(直接原因)緣(間接原因)和合而生,也由因緣散失而滅。這是佛教解釋人生、社會和宇宙種種現象產生、變化和消亡的基本理論。
從緣起論又推導出「無我」論:就人來說,也是由各種因緣聚會(和合)而生,即生理的、心理的多種成分的組合,並沒有一個真正的、獨立的、永恆不變的自我存在。既然人不能作為自身的主宰,人生無常,畢竟空無,這就構成了人生痛苦、一切皆苦的價值基礎。人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有欲望和追求得不到滿足與實現的痛苦。這就形成人生的一種根本的需要——撫慰痛苦、緩解痛苦、拔除痛苦。佛教慈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而被凸顯出來。
2. 「同體」論與「平等」論
從緣起論還推導出「同體」論和「平等」論。按照緣起論,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離開因緣而獨立產生和存在,同樣,每個人也都與其他眾生息息相關。從三世因果關係來看,其他任何一個眾生在過去世都可能是自己的父母、親人,宇宙間各類生命實質上是一個整體。進一步說,佛、菩薩觀照眾生與己身具有同一的本性(同體),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皆具有存在的同一性、本質的同一性和至善的同一性。佛、菩薩也由此而生起與眾生的絕對平等心,生起為眾生拔苦與樂的慈悲心。這是佛教提出慈悲理念的必然性和踐行慈悲理念的可能性的理論基礎。
3. 「四無量心」與「四等心」
建立在緣起論哲學基礎上的慈悲理念,成為佛教弘法度生的出發點。《長阿含經.大本經》云:「以慈悲心故,為說四真諦。」慈悲心是佛為眾生闡說苦、集、滅、道四諦的內在動因,慈悲精神也貫穿於四諦的學說之中。《中阿含經.說處經》和《增一阿含經.苦樂品》分別講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與慈、悲、喜、護「四等心」。四無量心亦即四等心,是佛教修持者藉以成就阿羅漢果位的解脫心願和精神力量。
在小乘佛教慈悲理念的基礎上,大乘佛教進一步深化慈悲理念,宣傳慈悲思想,弘揚慈悲精神,並把四無量心發展為四種廣大的利他心願,以引導和輔助無量眾生成就佛果。許多大乘佛教經典都宣揚慈悲理念,如《妙法蓮華經》,尤其是其中的《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是集中地宣揚菩薩,特別是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精神──菩薩的這種大慈大悲精神,集中表現了佛、菩薩對眾生平等的深切關懷,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慈悲標誌著中國佛教的根本精神。
二、慈悲精神的思想含
佛教認為,慈從悲來,悲必為慈。「悲」原意為痛苦,由痛苦而生悲情。一個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痛苦,也就能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產生悲情,自然地由衷地衍生出對他人的同情,並擴展為對一切眾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慈愛。是故,慈與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慈悲相連,才能產生「予樂拔苦」的踐行和作用。
1.三緣慈悲
對於慈悲,諸多經典中都有所論述。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三種,稱為「三緣慈悲」。如《大智度論》卷四十云:「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佛教還進一步把慈悲層次化,分為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三個層次。
(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
(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乃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
(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乃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大慈悲。
2.大慈大悲與小慈小悲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譬如,有人諸子繫在牢獄,當受大辟。其父慈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離苦已,以五所欲給與諸子,是大慈。如是等種種差別。
問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為大?」答曰:「四無量心中,慈悲名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說大慈悲,名為大。復次,諸佛心中慈悲,名為大;余人心中(慈悲),名為小。」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菩薩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薩大慈者,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復次,小慈但心念與眾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苦、心苦,憐憫而已,不能令脫。大慈者,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憫眾生苦,亦能令脫苦。」
經中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係之密切,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薩道,不外是慈悲精神的實踐與完成。《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激發慈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隋代佛教義學高僧慧遠著《大乘義章》,他在該書第十四卷中把「三緣慈悲」,分解為三種悲和三種慈,即眾生緣悲、法緣悲、無緣悲和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並分別就其意義,作出明確解釋,反映了中國佛教學者對慈悲概念的重視和理解。
3.諸佛出世大悲為本
可見「慈悲」乃佛教根本精神之所在。如《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覺悟。「阿僧祗」,意為極為漫長的時間。就是說,慈悲是佛法中最重大的原則,是佛教的根本所在。大乘佛教菩薩的特徵就是全力踐行大慈大悲的原則,以普度眾生為最高職責和理想。
中國佛教極度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釋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就說:「菩薩興行救濟為先,諸佛出世大悲為本。」中國佛教以諸佛、菩薩為理想人格的化身和學習修持的榜樣,也以救度一切眾生為最高願望。這正如《大乘起信論》所說:「眾生如是,甚為可憫。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菩薩都有大悲願,慈悲濟世,救度眾生,若不度盡眾生,誓不證菩提,不成佛道。這也構成為了中國佛教的主導思想之一。
三、慈悲精神的形象創
在大乘佛教諸多佛菩薩中,集中體現慈悲精神的神格形象是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地藏菩薩。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又因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而被稱為「接引佛」。據《無量壽經》載,阿彌陀佛曾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九願說,凡誠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者,在臨終時,阿彌陀佛必定會親自前來接引往生。彌陀信仰在中國流傳久遠,東晉時竺法曠、支道林、慧遠大師等就開始倡導淨土法門的信奉。後經曇鸞、道綽至善導,更創立了以持名念佛,即口誦「南無阿彌陀佛」為主要特色的淨土宗,提倡以修行人的念佛為自力,以彌陀的願力為他力,自他相應,往生彌陀淨土。這種以信佛的因緣願生淨土,憑藉阿彌陀佛的願力便得往生,是為修持成佛的「易行道」。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國土,使眾生離苦得樂,從人間火宅上升至極樂世界,這其中間表現出來的崇高、慈悲形象、偉大的慈悲情懷,令眾多信徒欣願、嚮往。
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是以慈悲濟世,拯救眾生為本願的菩薩。「觀世音」稱號的含義有三:一是觀世音,觀眾生發出求救的音聲即前往拯救;二是觀世意,觀眾生髮出求救的意願即前往施救;三是觀世身,觀眾生身受苦難而往解救。因觀音菩薩達觀自在,理事無礙,又稱為觀自在菩薩。有關觀世音菩薩的經典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妙法蓮華經》,該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還以《觀音經》為名單本別行。又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佛說觀無量壽經》和《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等,也是有關觀世音菩薩的重要經典。
觀音菩薩是佛教塑造的大慈大悲理念的典型神格化身,其慈悲精神的特徵有三:
一是現實性: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能解救眾生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苦難,滿足眾生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願望和要求。
二是隨類性:觀世音菩薩「隨類度化」,對於眾生一視同仁,不分貴賤賢愚,隨順眾生的類別、特性來不斷變換自己的形象,開示教化,度脫苦厄。
三是融通性:觀世音菩薩為了拯救眾生的苦難,滿足眾生的要求,應化無方,融通自在。觀世音菩薩的應化形相千姿百態,如多首、多臂、多目,非男非女,變男變女,乃至清代以來,更有送子觀音,而民間則有「觀音娘娘」之稱。觀音信仰無論在中國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中,均極為普遍、深入,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越了對諸佛與其他菩薩的信仰。其中有著深刻的社會及思想原因。
地藏菩薩也是中國佛教重點崇奉的菩薩。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等載,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的囑託,承諾在釋迦牟尼身後和彌勒菩薩成佛以前的中間無佛時期,將現身世間,救度眾生。據傳地藏菩薩立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願,置身於地獄拯救惡道眾生。《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到,若是崇奉地藏菩薩,必能使人世間獲得豐壤良田、無水旱、天災等十種利益。民間更以地藏菩薩為地獄的最高主宰,稱之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管轄十殿閻王。因而普遍受到人民的敬重。
在中國大乘佛教信仰中,上述三位佛菩薩以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最為突出,在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中,又以後者居於首位。三位佛菩薩的角色定位是,阿彌陀佛接引眾 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解救眾生的現世苦難,地藏菩薩則賦予世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他們互相配合,各有分工。這就是說,大乘佛教慈悲濟世,既滿足了人們對來世的期待,又幫助人們解除現世的痛苦,同時還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而調和了現實與來世、此岸與彼岸、社會與自然、現實與理想等人生、社會的根本矛盾,給廣大信眾帶來情感和思想上的希望與期待,滿足與喜悅。
四、如何將慈悲精神落實於生活中
以下讓我們一起看看兩個慈悲的小故事:
1.真正的慈悲心
在一個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個流浪者來到一位比丘的禪室,他因為饑寒而顫抖。
「你可以看出來,我不僅飢餓也受凍,全家人都病在旦夕,如果你有任何一點東西,可以使我們維持哪怕一天的生命,請您憐憫吧。」流浪漢說。
比丘非常同情他,但是身邊卻找不到一樣東西可以布施給他,抬頭看到供奉的如來聖像,於是將後面那個金色圈拆下來,送給他道:「拿這個金圈去換錢吧。」
其他弟子看到這個情形,非常驚奇,又不滿意,用很生氣的口吻責備他:「你怎麼可以將佛的金圈拆下來呢?」
比丘回答:「我不過是按照佛的旨意去做罷了。佛陀下世普度眾生,假如他看到剛才的情景,佛陀會把自己的手腳都拆下來救他……。」
是啊!拜佛、修佛,佛的慈悲心其實體現在一件件小事中。人啊!你往佛的臉上貼再多的金,而心裏卻不是真正的以慈悲之心待人,佛也許並不高興啊!
2.你也可以成為創造奇蹟的人
某家公司有一個傳統,每年聖誕節夜都會舉辦晚會,並舉行抽獎。
抽獎的規矩是這樣的:每個員工都會繳交十元美金做為基金,全公司共有三百人,換句話說共能募集到三千美金,而被抽中的幸運兒,就可以將這些錢全抱回家。
抽獎當天,辦公室洋溢著熱鬧的氣氛,每個人紛紛在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投進抽獎箱中。
但是,一個年輕男子下筆時卻猶豫了。因為他想到,公司的清潔阿姨體弱多病的兒子最近要開刀,但她卻沒有錢支付手術費用,讓她非常煩惱。
於是,儘管知道抽中的機會渺茫,只有三百分之一的機會,但男子還是在紙條上,寫下了那名清潔工的名字。
緊張的時刻來臨了,老闆在抽獎箱中翻攪了一番,最後抽出一張紙條,而男子也在心中不斷地禱告:「希望清潔阿姨可以得獎……」
接著,老闆慎重宣布得獎人的名字……奇蹟發生了!中獎的竟然真的是那位清潔工!
辦公室爆出歡呼聲,清潔阿姨連忙上台領獎,幾乎喜極而泣的她,感動地說:「我真是幸運!有了這一筆錢,我兒子就有希望了!」
晚會開始,男子一面想著這個「聖誕奇蹟」,一面踱步到抽獎箱旁。他順手摸出一張紙條,漫不經心地打開一看,上面寫的,竟然也是清潔阿姨的名字!男子非常吃驚,接連又抽出好幾張紙條,上面的字跡雖然不一樣,但寫的名字全都相同──都是那清潔阿姨的名字!
男子紅了眼眶。他赫然明白,世界上真的有聖誕節的奇蹟,只不過,奇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要人們自己去創造。
正如美國作家埃爾伯特.哈伯德所說:「聰明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幫助別人。」
五、慈悲精神的現代意義
從社會史或現實生活層面的角度來看,無可否認,佛教的慈悲精神符合許多人的祈望和希求;從古至今,受到一般人民的普遍接受與歡迎。從佛教慈悲理念中所折射出來的訊息中,我們不難發現:人的有限性、脆弱性、人的現實困境,乃至無法逃避的深重、苦痛的災難,人的追求和理想難以得到滿足與實現,由此種種切身的感受,而導致仰望神明的慈悲、賜予、扶助之心,是真誠而強烈的。大部分的信眾從中得到了心靈與情感的慰藉,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從這方面來看,佛教慈悲精神無疑發揮了很大程度的、撫慰社會人心、穩定社會結構和社會秩序的作用。
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慈悲精神或理念的意義,在時代社會的需求中,不斷得到新的詮釋與發展,啟迪人心,生發效用。因此,在21世紀的今天,佛教慈悲理念是否應更好地發揮其現代價值與意義呢?是故,佛教若能審時度勢,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社會的需求、人民的生活和容受的條件,運用現代的思想、理論、概念、術語對佛教慈悲精神作出新的詮釋與闡發,必將有助於慈悲精神的弘揚,進而有益於社會、文化的發展。
筆者認為,在當代社會,佛教慈悲精神具有以下新的現實意義:
有助於提高國民的素質,尤其是道德素質。倫理道德建設必須建立在符合人性的本質和要求上。提倡慈悲,必將有助於發揚團結和互助友愛的精神,有助於實踐無私奉獻、濟世利人、救死扶傷、扶危濟困等美德善行,有助於社會公德的完美與職業道德的提高。
有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安全。就思想文化方面而言,以關懷、尊重生命價值為基礎的佛教慈悲理念,實是一種跨種族、跨宗教、跨國界的博愛文化、和平文化和安全文化,有利於調整人的觀念進而導致在行動上維護和平與安全。
有助於生態平衡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佛教強調宇宙萬物的不可分離的依存性,佛教慈悲理念主張尊重他者、尊重異類、尊重動植物的生命,反對濫殺濫伐,任意糟蹋環境,破壞生態平衡。若將佛教平等慈悲理念應用於生態學,無疑將有助於建立完整的生態倫理學,進而也必將有助於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末法時代,苦難與日俱增,眾生愚癡,貪婪無盡,煩惱無量。此時就需要用佛菩薩的大智慧來開導,使愚者轉智;大願行來促使,使懈者轉勤;用大慈悲行來感化,使惡者轉善。因此,希望我們學佛之人,由信而解,由解而行,攜手並進,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以無上的智慧來喚醒世人,出離迷妄;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以實踐無邊的願行來激勵世人,精進向上;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以無限的慈悲來尋聲救苦,愛護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如此的話,世界將有更美好的明天,人類將有更幸福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