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武天下:由牡丹峰到長津湖-黃東 澳門軍事評論員

    201512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所有能緩和地區緊張關係的努力,不論乒乓外交或美女樂團,都應無任歡迎。
    12月12日正好是西安事變79周年,本來也是北韓牡丹峰樂團來華首演的破冰之旅第一場,可惜演出前幾小時收到命令,馬上取消表演啟程回國。事件真相人言人殊莫衷一是,而且還繼續有下文,不過實在非常令人遺憾。因為如果習近平的軍改順利,以後這些軍隊之花可能只會綻放於人參之國了。作為反戰人士,筆者反對一切戰爭和製造緊張摩擦的行為,可惜東亞地區就有兩個這樣的國家,其中一個當然就是北韓。
    其實所有能緩和地區緊張關係的努力,不論乒乓外交或美女樂團,都應該無任歡迎才對,那怕刁蠻如北韓亦然。因為關係的修補,必會由一些公關遊戲開始,如果連遊戲也懶得去玩,破冰就更無從談起,矛盾只會更激化。展望明年,第四次核試已有跡可尋,兩國關係只會雪上加霜。
    在牡丹峰樂團訪華消息曝光後,筆者一看日子,曾經閃過一個奇怪的念頭:她們會否為紀念那場冰窖戰役而來呢?因為今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就是韓戰初期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第一戰---長津湖戰役65周年,距離樂團訪華只差那麼幾天時間。當然這只是一閃念,要紀念更應該選擇10月25日,志願軍出國打響雲山之戰65周年去紀念才對。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長津湖戰役的淒慘失誤,作為後人都一言不發,還有什麼顏面去吹噓什麼「正義之戰」呢?
    對這場戰役的評價正如對整場戰爭的評價,中國至今不肯公正地面對歷史,把志願軍誇獎得脫離實際。當時宋時輪的第9兵團3個加強軍共15萬餘人,伏擊圍攻美步七師和陸戰一師2.2萬人及部份韓軍。結果陣亡7000多人,重傷33000多人,大部份因缺乏禦寒衣物凍傷,但這只是公開數字。軍史學界有人敢指出,中方15萬人真實傷亡了95000多人,即參戰兵力的2/3,光凍死已超過40000人,凍傷截肢數目大體相當,等於三個軍都喪失了戰鬥力。
    這個數字看來是比較靠譜的,因為據參戰老兵程龫遠回憶錄所述,27軍一夜便因凍死傷6000多人,戰鬥打響後10小時已損失萬餘人;20軍58師發起衝鋒時因凍只剩下12個連能投入戰鬥。此外還有美軍繳獲的三個軍文件,及毛澤東電文佐證。另據退役衛生兵回憶,凍死凍傷等非一綫戰鬥傷亡,不列入傷亡統計,再加上打折,才會得出公開數字。
    長津湖一役震驚了中美兩國,志願軍的士氣和勇氣的確匪夷所思,但與裝備及後勤成為反比。共同之處是在平均氣溫零下30多度的戰場上,雙方因凍損失的官兵都高於對方火力下的傷亡。不過中方指這是整場戰爭唯一成建制殲滅了陸戰一師一個團即31團,對照美軍數字及第三方統計查無此事,只是靠繳獲一面團旗自吹自擂。所有各方數字,未有證明美軍兩個師戰鬥損失超過3000人,但有證明因凍損傷7000多人,由此可知雙方損失交換比,大概為10:1之巨!
    難怪戰後兵團司令宋時輪哀嘆,一個月便把十多萬華東子弟打掉過半,難過得要辭職請罪。在國內洞若觀火劉伯承亦指以一個兵團圍攻陸戰一師,既未能殲滅,也沒能擊潰。付出十倍於敵的代價,卻讓美軍全建制地撤出戰鬥(指從興南港撤走),還帶走了所有傷兵和裝備。這才是對敵我雙方最中肯的評價。
    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的表現,說明人不能勝天,也未能真正勝敵。表面上趕跑了美軍,把戰綫再向南推進,好像氣勢如虹似的。實際上是嬴了面子,但輸了裡子,什麼實惠都撈不到,還賠了夫人又折兵,正好是韓戰的縮影。該役後9兵團殘部全體撤回國內整補,直到第四次戰役中期才匆匆再入朝,這一行動雄辯證明了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美軍在劣勢下不但予敵重創,還能在敵前全身而退保存有生力量,才應該是軍界學習的榜樣。但幾十年來美軍對該役仍反省不絕,不斷檢討小毛病,更加值得尊敬。
    反而作為「勝者」的中國,至今對此役依然趾高氣揚。不肯公開承認毛澤東胃口太大,想整師吃掉美軍而指揮失誤,多次犯下重大戰略戰術過失。軍史界還為迫於無奈的人海戰術塗脂抹粉,辯稱志願軍並非盲目衝鋒,是有高超小組戰術和基層指揮云云,如此詭辯令人慨嘆。如果他們讀過點歷史,知道同在第二次戰役中一雪前恥,嬴得「38軍萬歲」的38軍112師334團1營3連,在松骨峰阻擊戰中頂住美軍排山倒海的集體衝鋒,哪請問美軍又算不算使用人海戰術突圍?
    雪白血紅的長津湖有人不想回憶,有人說盡歪理,就是少人直面慘痛。所以到了今天,大部份人又有胃口太大之嫌,再把美國當成紙老虎,皆因長津湖無辜的血,沒有被好好吸收。牡丹峰樂團來不來,我們都要關注這個詭異的鄰國。官方紀不紀念這場戰役,民間都絕不能忘記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