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慈悲與大愛——和樂精神與和諧社會-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609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面對人我眾生時,要以寬人律己的心來處世,盡量不要跟眾生去爭名奪利。
有鑑於現時社會人心不安,價值混亂,矛盾紛爭,諍鬥不斷;同時並回應今年為教宗方濟各宣導的「慈悲禧年」,是故筆者倡議,特別呼籲全球各地佛教寺院、道場、團體,宣導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定名為「世界慈悲日」,希望透過慈悲日的活動,將觀音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宣揚開去,成為導正社會、淨化人心的「正能量」。化戾氣為祥和,重新喚起香港人守望相助、和衷共濟之精神。
一、何謂「慈悲」與「大愛」?
何謂「慈悲」?「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佛教的重要倫理準則和理想價值觀念,鮮明地體現了佛教的人文精神。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皆以慈悲為根本。在大乘佛教思想中,「慈悲」一詞是梵語Maitri-Karun的意譯:其中包含「予樂」及「拔苦」兩層含義,如《大智度論》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可知,慈是予樂,給予別人快樂;悲是拔苦,拔除別人的痛苦。大乘佛教中,佛、菩薩以追求慈悲及智慧為最高目標。
我們都知道,天主教及基督教提倡「大愛」(「神愛世人」),據教宗方濟各《慈悲特殊禧年詔書》中所述:
慈悲一詞,揭示至聖天主聖三的莫大奧蹟。
慈悲,是天主到來與我們相偕的終極和至高行動。
慈悲,是存在每人心底的基本定律,能使我們誠摯地看待生命中遇到的每位兄弟姊妹。
慈悲,是把天與人連結起來的橋樑,它打開我們的心,朝向一個永遠都會被愛的希望。
以佛教的角度來看,真正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慈悲是平等、沒有分別的愛,是無限的憐憫與包容,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無論是胎、卵、濕、化,即使是地獄裏的眾生,佛、菩薩都會攝受他們、度化他們;不是「信者才能得救」,而是「未信者,令生信;已信者,令增長;已增長者,令堅固」。因此,其實,大愛的昇華就是「慈悲」;「慈悲」的昇華就是「大慈大悲」,有了「慈悲心」,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疏離、紛爭、矛盾自然會化解。
二、眾生煩惱與社會社會亂象的根源
什麼是煩惱?煩惱從何而來?《俱舍頌》云:「諍根生死因」。意思就是說:眾生的煩惱根源於受和想,依受而發起「愛諍」根本,由想能發起「見諍」根本。諸經論中綜合根本的煩惱為:貪、瞋、痴、慢、疑、惡見。前五種名「五鈍使」,從見道要經修道位的漸修才能根除。惡見,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名五利使,在見道位的初果聖人即能盡斷。眾生的煩惱主要是這兩類,前者是「欲諍」,後者為「見諍」。為何有諸見和諸欲的生起?由「想」的顛倒,認識上出問題故有見諍;由「受」與無明相應,領納境相的苦樂與捨,而起貪、瞋、痴,構成形形色色的「欲諍」。「受」與「想」二心所是產生煩惱的動力,也是眾生輪迴不得解脫的主要因素。
如上所述,世間一切亂象,不外是「愛欲」與「知見」而衍生出來的問題。思想的錯誤,知見偏邪,配合內心愛欲的煩惱,人與人之間的糾紛就沒完沒了。是故世間上,多有為財不知足者,竟有對父母兄弟等親屬,以不擇手段強佔暴奪,社會上爭產、奪產事件,層出不窮,屢見不鮮。是故佛陀為教誡弟子有「九滅法」即「九愛本」:「當知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着,因着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因護故,刀杖爭訟,作無數惡」。又說:「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屬展轉相諍,更相說惡,況復他人?以欲為本故,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鬥爭共相憎故,以種種器杖展轉相害。」
由此可見,種種鬥爭、仇恨,皆由貪愛而起;貪欲之害,毀損親情,破壞家庭,禍國殃民,甚可怖畏這是「以欲為本」而起的爭。同樣地,也可以說「以見為本故」,構成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層出不窮的大大小小紛爭。
是故,佛教提倡「無諍」、「無我」的和諧思想。
三、什麼是「無諍」?
「無諍」即是無我無人,無是無非,無高無下,無凡無聖,泯絕差別對待之相。簡單地說,無諍可分為「人無諍」、「法無諍」。
「人無諍」,即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裏,面對人我眾生時,要以寬人律己的心來處世,盡量不要跟眾生去爭名奪利。
「法無諍」,這個法,即是諸法萬象。一切法的本質,即是因緣所生法,既然是因緣所生法,那來的絕對善或絕對惡呢?因緣幻滅時,這些法的現象,必然隨之散滅。所以有何執著的呢?
總而言之,學佛修行的人,在身語意上,除了精進修學佛法、實踐善行之外,還要與人無諍,因為這個世間幻化無常,諸漏皆苦,沒有什麼值得執著、計較的,唯有一心一意,行善積德,儲備資糧,才是真正解脫之道。
在《金剛經》中有一段記載:深解空性的須菩提尊者道:「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因為須菩提尊者,不沽名釣譽,心中無住而安,遠離戲論和遍計所執。「無諍三昧」並非每個證得阿羅漢果的修行人,都具有此修養,而是須菩提尊者深知眾生生死不已,皆由心有高下勝負之諍,妄造口業而論議不休。因此發願生生世世受解空性,心寂靜故,平等愛念一切眾生。
《涅槃經》說:「須菩提住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
須菩提尊者心性調柔清淨,隨順眾生欲求,不令眾生生起嫌惡之心。人際之間的無諍之道,旨在能破我愛、我見的妄相,心住寂靜處,才可與人無諍,與世無諍。
又《所欲致患經》說,眾生因貪愛恣意,彼此忿怒相諍:「貪愛所在,放心恣意,父說子惡,子說父惡;母說女惡,女說母惡;兄說弟惡,弟說兄惡;姊說妹惡,妹說姊惡。家室宗族,轉相誹謗,是為貪欲之患。因致勤苦,皆由多求,放心恣意,為欲所溺。」
以下讓我們一起看看兩則有關「諍」的故事:
第一則故事,出自《雜寶藏經》:
有一個婢女,負責磨房的工作。每天早上要把主人交代的大麥、黃豆等雜糧研磨成粉。有一隻羊常常趁婢女不注意的時候,偷吃豆粉。因此婢女常被主人懷疑研磨的豆粉斗量不足,而被怒叱責打。每次婢女被主人責怪後,就生氣拿起竹杖捶打羊,屢次挨打的羊,心中也積集怨恨。
有一天,婢女在生火,羊看見她空手無杖,就用角去觸犯她,婢女又氣又急,就拿起著火的木柴打羊,羊被火燒痛時,四處翻滾,身上的火苗,焚燒村人、房舍,並且殃及山野。山中有五百隻獮猴,走避不及,被火燒死。
羊和婢女相互含瞋怒怨,造成人畜身命俱焚。所謂瞋火一起,燒盡功德樹林;諍論一生,剎那飄墮腥風血雨的羅剎鬼國。
這則故事,令我們對瞋怨相諍的禍害,應生起戒慎警惕的作用。
那麼,慈悲的佛陀在弟子們發生諍論時,如何開啟他們的心智?
《雜阿含經》有一則比丘爭誦經唄的故事:
一天大迦葉向佛陀稟報:
「佛陀!有兩位比丘,心性剛強,一位是阿難的弟子難荼,一位是目犍連的弟子阿毘浮,兩人時起諍論,相互爭誦經唄。明日約定一決勝負,比賽誰誦出的經唄最多,誰說的法最勝!」
佛陀立刻派人喚來難荼和阿毘浮,問他們:
「你們有聽過我的教誡中,有教導人彼此鬥爭,分別勝負高低的經義嗎?」
「我們不曾聽過佛陀有諍論勝負的經義。」
「真正勝利的人,是止息貪瞋痴的迷亂,能勤修戒定慧三學,殺掉六賊造作;能正觀五蘊如芭蕉不實,以八正道為指標,證入大般涅槃為寂樂。背誦千章萬偈,不明自心,於解脫何益?」
由此可見,要做到「無諍」,必須培養真正的慈悲心。
四、智慧沒有煩惱.慈悲沒有敵人
慈悲心,可以說,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心就是佛心、佛性。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時的惻隱之心,而是透過公理的感動助人;慈悲不只是積極投入社會慈善公益,而是心存正念地服務助人;慈悲也不是狹義的利益親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於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無人無我,怨親平等。
久遠以前,舍衞城的國王名叫長壽王,有一次被波羅奈國梵摩達王所侵略,兵敗國亡而逃入深山中。後來,長壽王因事潛回舍衞城,暴露了行蹤,終於被逮捕處死。臨死前,遺言給他的兒子長生太子,要他「無怨能勝怨」。之後,長生太子以優異的彈琴歌唱能力,獲得梵摩達王的寵愛而成為身邊親信。一次,梵摩達王在長生太子的腿上熟睡了,剛巧侍衛、軍隊都沒跟在身邊,長生太子見機會難得,拔劍要殺梵摩達王,以報亡國殺父之仇。但當他拔劍要下手之際,連續三次想到他父王「無怨能勝怨」的遺言,心中兩種念頭互相鬥爭著,但想來想去,父命不可違,最後他長歎一聲,把劍扔在地上,再也不打算殺掉惡王了。
此時長生太子向梵摩達王說:「我就是長壽王的兒子長生。我到你身邊來,實意是想殺死你,為我父親報仇;但我父親臨終時再三叮囑,不准我報仇。我本想違背父親的遺囑,非殺了你不可,但想到父親臨終時殷勤懇切的教誨,實在不忍心不聽他的話,所以決定不再殺你!我今天雖然不殺你,但今後也許會再生起惡念,再次來殺你,這就會使我犯下不聽父命的大罪。所以我現在把一切告訴你,請你殺了我吧!這樣,你從此就安全了;我也免得做了不孝之子!」
梵摩達王雖然殘暴成性,但聽了長生太子的話,即時非常感動,亦非常後悔,說:「我做事糊塗,不分善惡。你們父子倆行為高尚,仁至義盡;而我行事殘酷,還毫不自覺。今天,我的命本來已握在你手中了,但你心懷仁慈,牢記父親的遺言,不來傷害我,我真是感激不盡。
於是梵摩達王便向長生太子懺悔,最後並歸還了舍衛國,雙方達成了和解。
這則故事說明了,「智慧沒有煩惱,慈悲沒有敵人」、「無怨能勝怨」、「無諍能勝諍」,能做到無怨無諍,人與人之間自然能夠和睦共處,國與國之間自然能夠化解矛盾、干戈止息,如此人民自然能夠安居樂業,共享太平。
結語
在現實社會的人際關係中,如親情、友情、愛情等等,無論是在家庭內、團體裏、社群中,乃至政黨或議會中,人人都歡喜破除成見,消泯對立,和諧共處,和樂無諍;但如何才能現實?根本之道,就要先從反求諸己、觀照自己的心念開始做起。
以佛教的慈悲精神、觀音菩薩尋聲救苦的理念,處世應物,自利利人,柔和自安,自可遠離諍論之苦;若能進一步平等愛護眾生,憐憫萬物,施與無畏,廣行六度、四攝,自然於人我之間,相融無礙。社會上,如果人人都能這樣的話,自然化戾氣為祥和,轉煩惱為清淨。如此,人間淨土,和樂共生,和諧社會,幸福家庭,喜悅人生的境界,當下就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