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人生:青春就是煩惱?──青少年在社會變遷中的問題-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寺住持

201612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青少年的價值觀與文化觀,不可能由其本身自行創發,故青少年問題是社會所建造出來的。
「青春就是煩惱,是現代社會的特徵。」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近年有社會學家指出,「所謂的現代青少年,就是這個新社會的產物。」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青少年的價值觀、社會觀與人格的發展,是整個社會文化與制度變遷下的產物,也就是說,青少年所擁有的這些價值觀與文化觀,不可能由其本身自行創造發展出來,青少年的問題是社會所建造出來的,因此,所謂「青少年現況產生偏差」,與整個社會現況是脫離不了關係的。
事實上,青少年問題必然相關於整個社會文化的變遷:教育政策、考試制度、升學壓力、就業競爭、資本主義市場競爭、家庭結構逐漸瓦解等,都可能促成青少年處境的惡化,迫使青少年走向偏途。因此,青少年在成人世界中究竟如何被對待,即青少年在整體社會環境中的地位與角色的問題,及其受整個社會變遷影響的情況,都有可能是造成青少年觀念產生偏差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成人世界與青少年世界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可能是造成今日青少年問題頻傳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一、香港年輕人因何躁動不安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個年輕人,無論出身、地位、性別,在成長的某個階段,都會為種種原因而煩惱不堪。理論上,他們是社會的未來棟樑、支柱,但可惜現實社會卻忽略了他們,使得他們感到前途渺茫,出路和發展機會也是處處受阻,以致近年許多年輕人都越來越不滿。據有關資料統計,現今香港,15至29歲的年輕人有近130萬,再伸延到39歲就有220多萬;其中有不少人不但覺得要為自身的前途而籌謀,也更「先天下之憂而憂」,在為香港的前途而抗爭,如近年出現諸如「佔中」、「捍衛本土」和「港獨」等問題。面對我們身邊因為各種原因而躁動不安的年輕人,在「一國兩制」的大提下,我們重視法治、重視教育,貫徹愛國愛港的精神,相信定能夠令他們迷途知返並找出解決的方案。
(1)年輕人「兩高兩低」的困境
有資深從政人士指出:「全球年輕人都因價值分歧及利益矛盾而躁動不安。」「如果籠統歸納出一些特質,例如自我、反叛、挑戰權威,那又似乎和過去世代的年輕人並無很大差異。再把現今世代的一些新元素,例如互聯網、平權、教育普及等加進去,新一代年輕人又有其特質,但香港年輕一代和其他大城市的年輕人,也似乎是相似遠大於差異。經過20多年的全球化、自由化,世界貧富趨向兩極,年輕一代作為後來者,不論是爭取工作職位還是資產擁有,都是被動吃虧,這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之爭,其他大城市都出現這現象,香港自無例外。」
他認為,香港受過大專教育、住在出租公營房屋的第二代處境最無奈,有樓與無樓不單是居住問題,而是資產問題,「在公屋成長、沒有祖蔭的一個大學生,終其一生,平均總收入可能不及一個生於中產家庭、父母親留下的香港港島社區一個中型住宅單位的價值」;住在私營出租房屋的家庭,更在租金上花去近半收入,「他們連基本生活品質都很難保證,資產升值更是奢望」。
他指出,面對目前社會的問題,「香港一些人提出的自決甚至獨立的要求,顯然不是出路。但我們不能消極以對,更不可以『全世界都有問題』為藉口對青年人問題視而不見,習以為常。」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時下年輕人,他們最關心的是畢業後必須面對的「社會就業」和「家居置業」的問題。他們認為政府一直忽略他們的需要。有說,這是因為他們遇上了「兩高兩低」的逆境,熱切希望政府能加以改善。「兩高」就是指他們擁有「高學歷」但卻面對「高樓價」,無能為力。兩低就是「低職位」和「低收入」的問題,令他們有「騎牛搵馬」與「一邊打工,一邊想跳槽」的心態。從前僱主僱員之間的所謂「忠心侍主」的優良傳統,已不再適用於今天了。
一般來說,年輕人畢業後剛踏足社會,就會面對「高學歷、低職位」的問題。數年前開始推行的12年免費教育和不斷增加的專上教育學額,令擁有學士學位等高教育程度的年輕人愈來愈多,而他們亦有各種專門知識,諸如經濟、測量、工商管理、工程等學位。相對之下,需要高學歷以及專業知識的職位卻十分欠缺,以致畢業生被迫從事知識需求低的工種,難以發揮專業技能。
就業發展受阻的同時,「高樓價、低收入」的社會現實更打擊年輕人。置業是香港人自立、地位及身分象徵。現時投身社會的年輕人受困於香港的高樓價政策,不但置業理想遙不可及,連生活開支都成問題,長期受通脹壓迫,透不過氣。加上大專生薪金往往未如人意,不少甚至需要從事非技術的低收入工作,僅僅可以應付基本生活開支,連住房租金都不能負擔。置業更是遙遙無期的夢想,他們只能「望樓輕嘆」了!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青少年畢業後步入社會後必然面對的問題,但他們在求學時期、在對人生充滿美好憧憬時所面對問題的癥結又在那裏呢?
(2)青少年問題的結構性因素
青少年本身的角色其實很單純,脫離不了家庭、學校與朋友三個範域,因此,我們可以說,家庭、學校、朋友是造成青少年問題的三個基本結構性原因所在。以家庭而言,父母失和造成家庭氣氛不和諧、工作太忙造成兒童欠缺照顧;小孩下課後必須到補習班,沒有補習班可去的,便四處遊蕩,因而往往誤交損友、誤入歧途;還有一些父母過於追求個人快樂與享受等等;試問當父母都無法克制自己對享樂的追求,不願意投入時間來教育、監督小孩,幫小孩解決一些生活上或課業的問題時,如何去期待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有好的學習環境與對象?再加上問題父母愈來愈多,造成愈來愈多的問題家庭,這些問題都使得青少年無法在家庭中擁有好的成長環境,許多問題便由此而產生。
而就學校來說,校園在經過民主化的洗禮之後,學校老師的權威盡失,老師不再成為被敬重的對象,在學校裏逐漸失去舉足輕重的地位與角色扮演,而青少年也因此往往無法在學校裏學習到紀律與尊重,學校教育的功能也因此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社會變遷更使得許多老師不再願意投注心力在學生身上,兼之不適任的老師日益增多,對個別學生的關注與了解大不如前,過去時有所聞老師對家境清寒的、具潛力的學生,伸出援手的感人故事,今日已不多見。升學制度下的學校運作,更成為製造問題的場所,許多不適應現行教育體制的學生,即俗稱「放牛班」的學生,他們被排擠到學校之外,成為製造新問題的根源。
此外,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朋友的影響。在以街頭活動為生活主軸的青少年愈來愈多的情況下,青少年受到不良朋友影響的機率相對日漸升高。這些青少年的確出現許多偏差行為的問題,但社會對這些邊緣青少年的關心程度卻仍嫌不足。
二、如何讓年輕人看到他們的未來?
《禮記》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意即治國安民,第一要務就是推行道德教化。可見,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一切教學,必須從啟蒙教育開始,家庭教育是首要的,然後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研究所,循序漸進;現代的教育強調專業、自主,因此身為老師者,除了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專業的素養之外,更應該契合所有學生心理的需要,因時因地實施「契理、契機」的教學。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教育選擇權」。佛教針對八萬四千眾生,開設了八萬四千法門,目的就是希望每個受教育的學生,人人都能成佛。同樣地,今天的教育,我們強調教學自主,每個老師都必須文武兼備,真正具有教學自主的「本錢」與「實力」,以便在教學過程中滿足所有學生的不同需要。
傳統教育原以「修身做人」為本,現代教育卻似乎逐漸變成單純的知識傳授,而忽略了為人處世的大前提。所以社會問題才會不斷增多。學佛其實首先就是教我們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佛教的教育,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學做人的教育。現時我們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現實是嚴重脫節了,求學的目的離不開專業知識、學位與文憑;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學生到教授,無不為成績、為學位、為文憑、為升等而努力奮鬥。試問除了專業知識、學位、文憑以外,求學還有沒有更高的理想、價值與意義呢?我們的年輕人能否看法更遠大、美好的未來呢?
結語:
追求金錢、享受,快速成功、自我中心、不尊重權威,可以說是現代新人類──年輕人的文化特質,然而,這些特質卻非憑空創造出來,乃是與新社會潮流互動的結果,簡言之,新人類的文化特質充分反映了新社會的結構與制度,其獨特的思考方式、生活型態、人生哲學、性格特質等,完全不同於傳統舊社會,不論身處成人世界的舊世代願意與否;無庸置疑地,年輕人將是未來社會的主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已成目前社會的發展焦點,且將深深影響到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們應該重新定位青少年在社會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承認青少年未來在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均具有無窮的潛力。如果現在我們吝惜將時間、心力投注在青少年身上,在可見的未來,青少年對社會所造成的負面結果是可以想像的。
因此,教育或教育方式,是我們解決青少年問題的關鍵所在。佛教非常重視德育,佛教的德育教化,相信定能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誠如近代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他說:「如果發願學佛,先須立志做人。」佛陀就完美人格的第一人,他是我們最高的導師,他是我們學習、效法的最高榜樣,只有我們在為人、處世、做事上都做好了、都圓滿了,我們的人格也就成就了;如果每個人都擁有完美的人格,那麼,這個社會就和諧了,這個世間就清淨了,自然就離「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的境界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