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北京學區房受熱捧 122呎蚊型房賣天價530萬

    201603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北京西城區文昌胡同一間破舊的蚊型學區房,竟以530萬元的天價售出。(互聯網圖片/資料圖片)
    1/5
    內地一、二線城市樓市近期熱炒,而「學區房」更受熱捧。不少家長為爭取名校入場券,紛紛加入學區房的搶奪戰,其中北京西城區一間破舊的蚊型學區房,竟以53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天價售出,創下學區房單價最高紀錄。有家長坦言:「只有進入了好學校,才能找到好工作。」
    在北京西城區文昌胡同深處,一間雜草叢生、破舊不堪,且面積僅11.4平方米(約122平方呎)的房子,竟以每平方米46萬元售出,總價530萬元。據了解,由於該房子為當地名校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學區房,故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一擲千金。
    另當地一處不到60平方米的四合院,為已經出售的學區房,其中被分割成五間房,每間房不到15平方米,均有獨立的產權,而唯一的作用就是提供入學名額。房地產經紀劉先生表示,「買這樣的房子的人,本來就不是為了住,甚至連出租都懶得租,只是為了孩子能上學。」
    同樣為內地一線城市的廣州,珠江新城有學區房去年4、5月份的成交價在450萬元左右,到去年底面積差不多的單位,成交價竟已高達550萬元,令不少家長坦言「早買早享受」。
    北京家長張鈺與四名大學同學組建一個「找房群」,為子女爭取入讀名校而努力。張鈺稱,她本來沒打算購買學區房,惟有大學同學給她列出當地教育部門200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海淀區十所名牌小學的教育事業費用平均支出為3300萬元以上,而普通小學則不到1000萬元;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中,平均每所名牌小學有113人,普通小學卻只有27人,讓她開始加入學區房的搶奪戰。
    對於北京出現天價學區房,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今日回應指,「多校劃片」(即一個小區對應多間學校)是目前可推廣的辦法,但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要通過教育的均衡來解決問題。
    文昌胡同內的學區房外觀破舊。(互聯網圖片)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為當地名校之一。(資料圖片)
    學區房內部破舊不堪。(互聯網圖片)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有不少學生住在西城區。(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