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新聞背後:北京話有滿蒙詞匯 尾音加兒字

    香港時間
    2016年11月27日(日) 10: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北京話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對本地人而言是身份的重要象徵。(資料圖片)
    北京方言比普通話有更深厚的歷史,見證了北京遭侵掠和被外族統治的動盪歷史。蒙古帝國曾在13和14世紀統治中國,滿族則從17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統治中國,故北京方言中包含了蒙語和滿語的詞匯;另外,因明朝曾把南京作為首都,後遷都北京時,又將南方語言元素引入北京話。
    北京話最顯著的特徵是在音節結尾處添加「兒」話音;加上頻繁地將輔音「吞掉」的習慣,讓北京方言具有一種簡練、詼諧的感覺。比如「不知道」的北京話會變成「背兒到」,「老師」有時則聽起來像「老二兒」。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教授張世方指,「作為中國古代和現代的首都,北京及其語言文化代表着整個民族的文明。對北京本地人來說,北京方言是身份的重要標誌」。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