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衞青霍去病絕迹內地初中史?出版社:會重返

    香港時間
    2017年12月15日(五) 22: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因部分歷史人物突然消失惹關注,人教社隨即作出回應。(網上圖片)
    1/3
    抗擊匈奴的漢代名將衞青、霍去病,這對舅甥將領可謂家傳戶曉的歷史人物,不過,最近有傳兩人將「被請出初中歷史教科書」,據指刪除原因或許是當局害怕不利於民族團結,需要淡化民族矛盾,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人民教育出版社周五(15日)回應稱,將在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中補充相關內容,目前正編寫的統編高中歷史教材中也將對此有專門講授。
    網上最近熱傳,今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與2015年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有許多的不同,其中一項最主要的不同,是部分歷史人物從新教材中消失了。
    據指舊人教版教材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專門介紹漢、匈戰爭。課文介紹冒頓單於統一蒙古草原、衞青霍去病擊破匈奴、昭君出塞者三段歷史,主要篇幅集中於衞青霍去病擊破匈奴。2016年的部編本教材、2017年的統編本教材,均不再介紹漢匈戰爭,與之相關的歷史人物,冒頓、衞青、霍去病、王昭君,課文也不再提及。
    人教社回應說,英雄人物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中小學教材中不可缺失,編寫教材必須秉持這一原則。國家統編教材編寫組力求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年齡學生的認知特點,整體規劃,合理布局,恰當呈現。關於衞青、霍去病的學習內容,原有版本歷史教材安排在初中階段,這次統編歷史新教材安排在高中階段,具體在高一上冊《西漢與東漢——大一統國家的鞏固》一課中專門講授。新教材將在2018年秋季使用。
    人教社又表示,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英雄人物的了解,編寫組進行了認真研究,決定在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中補充衞青、霍去病等相關內容。
    霍去病初次征戰即率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資料圖片)
    衞青墓位於今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鎮,與東邊的霍去病墓相距不到百米。(資料圖片)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