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長江口二號古船成功打撈 時隔逾150年重見天日

    新聞觀看次數:5.6k
    香港時間
    2022年11月21日(一) 21:0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考古人員在古船發現景德鎮窰瓷器。
    1/4
    長江口二號古船周一(21日)凌晨打撈出水,時隔150多年後重見天日。古船將於未來數天由打撈工程船奮力輪,帶入楊浦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開啟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新階段,對研究中國及世界造船史、航運史及經濟史,具重要意義。
    由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重約8,000噸沉箱裝載古船,花了近3小時後緩緩露出水面。經過近7年的水下考古調查勘探,確認古船為清代同治年間(公元1862至1875年)的木質帆船,所在水域水深8至10米。船體埋藏於5.5米深淤泥中,殘存船體長約38.1米、寬約9.9米,共31個艙室。古船上部船艏、纜樁、主桅杆及左右舷結構完整,推測它可能是清代上海常見的沙船。
    考古人員曾在古船其中4個艙室小範圍清理,發現景德鎮窰瓷器等精美文物。考古人員亦在船體及周圍發現紫砂器、鐵錨、越南產水煙罐及建築材料等。其中,出土的綠釉杯底寫有「同治年製」文字,為古船斷代提供重要依據。上海市文物局去年及本年共組織兩次水下考古,專業機構對古船及周圍作水下調查,清理出前幾次調查未發現的元代瓷器、豆青釉青花大瓶及一批產自江蘇宜興窰陶瓷器。
    考古人員在船艙清理出越南產水煙罐。
    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現場。
    長江口二號古船模擬圖。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