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七公:反腐钦差涉贪 凸显监督症结-白非 政情观察员

2025年02月27日 00: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最近多省的巡视组组长因违纪违法接受调查。譬如,河南省委巡视组组长张光明、贵州省委巡视组组长申勇、湖南省委巡视组组长毛健刚等。实际上,这两年来,巡视组组长腐败已成为普遍问题。被查办的巡视组组长遍布大多数省份,如内蒙古王亮山、江苏陈逸中、重庆纪涛、辽宁张秋波等。还有些重灾区,不止一位巡视组组长被抓,如广东苏全贵、闫宝璋;山东马玉星、岳德川;海南林北平、曹晶、韩太光等。
在中央层面,副部级的中央巡视组组长张化为、董宏、刘彦平,中央巡视组副组长刘立宪、边祥慧,以及国资委巡视组组长骆玉林,均锒铛入狱。
巡视组组长被俗称为“反腐钦差”,由高层授权,对下属党委进行短期专项巡视,期间得以列席会议、翻查档案,并设专用电话、邮箱接受举报。由于承担反腐重任,巡视组组长已是经过层层严格筛查。如今大量巡视组组长沦为腐败对象,反映腐败的严重性,影响巡视组的权威和老百姓的信任。
古往今来,中国老百姓对“八府巡按”、“钦差大臣”充满敬意,各类公案小说里的青天大老爷,扮演的都是这样角色,手持尚方宝剑,代天巡狩,将贪官、昏官斩于台下,好不解气。然而,这其实反射了悲凉的现实,就是吏治的大面积败坏,既有治理体系和监督体制的坍塌,老百姓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权利救济、维护合法权益,只能寄望青天们主持正义。
中国目前拥有世界最庞大的反腐体系。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遍设纪委和监察委员会,部、委、局、办则派驻纪检监察组。除了纪委,中央组织部设干部监督局。审计署又牵头设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负责经济监督。在此之外,又组建数量庞大的巡视组、巡察组。然而随着纪委不断扩权扩军,“谁来监督纪委”又成为新课题,于是又在中纪委内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专门负责监督纪检系统的内鬼、清理门户。
惟不难看出,一环套一环的反腐改革、队伍扩建,却没有逃离“左手倒右手”的内循环。官官相护、裙带勾连的规则,就注定无法清楚。就如腐败落台的巡视组组长,本身都是官场染缸里的成员,奢望其能出污泥而不染,岂非自欺欺人?
反腐进行多年,但公众触目所及,贪官胃口和胆子却愈来愈大。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贪腐2.5亿元(人民币‧下同),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7亿元,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逾8亿元。华融集团原董事长赖小民、原总经理白天辉,分别是18亿元和11亿元。反腐初期那种震慑作用,已不断衰减。老百姓也逐渐对反腐无感。反腐的政治鼓动效应,同样愈趋弱化。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落台贪官的贪腐之路都长达数十年。这么长时间里,纪委、组织部、巡视组难道毫无察觉?这就是内部监督无法克服的症结。
白非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