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評:華堅守自主發展 美豪賭得不償失

2025年04月16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一招對等關稅,彈出彈入,非但弄得世界對經濟前景人心惶惶,更連帶美元資產都出現極端波動,如此不顧後果的「豪賭」,終會得不償失。至今中國堅持守住自主發展的底線,對美施以的反制理性而到位。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中國奉陪到底的姿態明確不過,就看特朗普政府如何招架,若非必要將世界推向實戰的危險邊緣,就得及早為美國經濟滯脹臨門「補鑊」找退路,免得覆水難收。
特朗普愛耍手段談大宗交易的商人本色,開天索價,落地還錢,在今次全球貿易戰中,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首先就是去到盡,對各國徵收10%基本關稅的同時,開徵難以摸底的對等關稅,讓各國着急,要主動致電特朗普求豁免;但不久白宮又宣布暫緩加徵對等關稅90天,僅中國徵總稅率145%,其他各國聽罷猶如受了恩賜,稍鬆了口氣,但其實10%的基本關稅本來就難啃。
據特朗普政府的演繹,美國開徵新關稅可增加美國庫房收入,並支持內部減稅,提振經濟。但實際上,亂揮關稅大棒,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就是令美國輸掉雙邊合作信任與國際形象,也損及美國經濟前景及美元信用,「美國風險」四個大字已成為全球投資的重大議題。
特朗普政府要製造業重返美國,便粗暴以關稅大棒來迫令資金行動,卻忽略為何這些年美國製造業外移的原因,美國的人力資源、產業鏈效率,根本難以一下子滿足製造業轉型需要,在美生產的商品缺乏競爭力,難以外銷,這些問題美國企業心中有數。
再看這些年,美國一直推動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部分廠商就跑到印度、越南等地開廠。結果有台商因印度客戶呆帳而要大撇帳,在越南生產的商品質量不及中國製。中美貿易戰開打5年,外貿繼續發展,經濟持續增長,說到底就是中國產業鏈具有世界超卓的綜合競爭力,出產具性價比的產品,這不是只懂花錢設廠就能做到。
如今中國是全球港口船舶業領頭羊,港口運輸都是中國主導,任白宮如何振興美國製造業,生產商品、能源等,若自身沒具成本效益的船舶業作配合輸往銷售市場,於事無補。美國擬對中國船舶加徵高額泊港費,實不見得能藉此助美國製造業「再次偉大」。將全球貿易與供應鏈簡單化,以為關稅是萬能,乃特朗普政府的愚民政策,也是超錯的對外政策,最終將令世界得出共識,就是少跟美國做生意為妙。若美國經濟自陷滯脹,美國市場在外資眼中又有多大吸引力?
看通特朗普政府的霸道作風,談判桌上只會得寸進尺,這是中國寸步不讓的原因,停供美關鍵資源,停買美國飛機,美國商界會感受到痛。進一步減少與美國的貿易往來,中國經濟短期必痛,但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更難為也得為之。反觀美國人要擔憂滯脹臨門,最終更可能連基本藥物都面臨供應短缺,只怕「再次偉大」如水中撈月,美國人還得嘗經濟「特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