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怡為幫朋友 由音樂人變能量治療師

201702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林敏怡為咗幫朋友醫病,所以去學能量治療。
1/6
樂壇校長譚詠麟的經典作品《幻影》、翁倩玉唱的《阿信的故事》都是出自著名作曲人林敏怡,下月初她將與前DJ洪朝豐舉行《靜心。能量。音樂會》,敏怡除了演出,還兼任大會監製,談到音樂,當年在歐洲學現代音樂的敏怡透露由意大利返港後,她笑說:「嗰陣時我彈埋啲冇乜人明、作埋冇乜人明嘅嘢,但我樂在其中,但後來諗吓音樂係要同人溝通,只係得自己過癮,唔係太make sense,你永遠活喺自己世界、牛角尖,或者得幾個行家欣賞你,去過國際現代音樂嘅Expo,個圈子好細,見嚟見去都係嗰班人。」
敏怡又形容自己莫名其妙入了電影圈做電影音樂,她說:「你要打動到人哋個心,幫助到電影,配合銀幕上嘅畫面,你冇可能自我陶醉做啲冇音調嘅嘢,有時係得,但大多數係需要一個好靚嘅旋律,譬如《這是愛》係電影《胡越的故事》主題音樂,我係有個轉變,我都好enjoy,之後嘅流行曲我都唔知點解差咗隻腳落去,有人叫我作歌咪作。」
由音樂人搖身成為能量治療師,緣於十年前一位中學同學患癌陷於病危,她說:「啲同學突然又走一個,個個都係癌症,我好唔忿氣,開始想學一啲另類療法,雖然好多人覺得係匪夷所思,但我有自己嘅堅持,當見到自己學生用我教佢嘅方法,加以運用幫到佢哋啲朋友、家人,我覺得係好開心。」今次音樂會比較另類,她笑言:「自己搞梗係唔搞,佢(洪朝豐)孭飛孭多啲。」其實敏怡曾經在香港太空館舉行過一個類似的音樂會,點解今次她自己唔搞?她說:「要凝聚力量,有一個團隊差好遠,洪朝豐係發起人,我係第二個發起人,但我個責任有喺度,要做到最好,否則唔好做,我做監製乜都要睇。」洪朝豐希望今次音樂會是一個開始,他希望將靜心、能量結合成音樂會的概念,繼續發展下去,他說:「我哋唔排除下次喺紅館搞。」
作為一個抑鬱狂躁症的洪朝豐,近年靠打坐靜心,令他食藥的後遺症得以改善,初期手震得好犀利的洪朝豐,連篤手機的字母或數字都點不準,要靠一枝筆去點,他說:「我都冇諗過透過打坐,我手震嘅情況改善到好多,依家可以就咁用手點。」其他副作用會令人易肥,所以他在食方面會控制住,他說:「有啲人會出疹,我又OK有嘅,所以如果我食藥有呢啲副作用,我覺得唔係大不了嘅事,我可以繼續玩音樂,照去賺錢,如果我有才華,好似我醫生講:『洪朝豐你作為一個抑鬱狂躁症病人,你食藥係唔會影響你才華嘅發揮』,所以就我個case,如果食藥能夠控制到,我咪繼續食。」他希望透過來參加音樂會的朋友,心靈能夠提升,有種沉澱及了悟。
林敏怡覺得可以幫到人就做開心。
因為有人叫林敏怡作歌,咁佢就作咗唔少經典作品出嚟。
喺莫名其妙嘅情況下,林敏怡入咗電影圈做音樂。
林敏怡同洪朝豐即將舉行《靜心。能量。音樂會》。
做音樂應該要同人溝通,唔可以活喺自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