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9
近年香港人流行自家浸泡梅酒,每逢到5-6月,無論街市或超市都有各式各樣的梅,究竟點邊款梅最啱浸酒,釀製過程又有咩要留意?一於請Dolce Dolce Kitchen & Gourmet主理人Esther Au教教大家喇。
坊間的梅主要來自內地和日本,內地梅呈青色,肉質結實,用來浸酒會帶點澀味。日本梅質感柔軟,於香港較為人熟悉就有6月初出現的和歌山南高梅,由於其生長環境日照長,梅子較大粒,外皮青中帶紅,味道香甜。今年Esther引入小量鳥取縣的紅映梅讓港人嘗新,這款梅的外皮有一抹腮紅,梅肉佔90%以上,梅核細小,酸度適中,用來浸梅酒也很合適。
在浸泡梅酒時,由清洗梅到如何揀酒等都大有學問,Esther就為大家整理一個懶人包。
1.清洗過程: 用水沖洗2至3次, 挑乾淨梅椗,倒少許酒略沖表面殺菌,放在廚房紙上風乾。
2.選揀酒類:選擇酒精濃度20%或以上的烈酒為佳,不同的酒類各有風味,如傳統鳥取縣居民喜歡用清酒來釀製,入口清新。透明的果實酒浸泡出來的成品,清澈芬香。40%或以上的干邑或威士忌,讓梅酒變得有個性和香醇。
3.浸酒比例:日本各地的習慣都不同,最簡單普遍是1份梅:1份酒:60%冰糖,將之全部放入瓶內密封便成。鳥取縣居民的配方就是1公斤梅、1.8L清酒、800克冰糖來釀製。
4.浸泡時間:浸泡6個月至9個月便成,別以為愈浸得耐愈好,因為香港天氣潮濕,容易讓成品發霉。
5.拆解謬誤:很多人在浸梅酒時,會分一層冰糖一層梅,其實冰糖很快會溶掉,不用分層也可均勻浸泡。另一常見的錯誤就是在浸泡前,於梅的表面拮小孔,這樣做會讓梅汁流出,稀釋了梅酒的濃度,有機會讓酒液變壞。

近幾年香港流行自浸梅酒,原來都有很多學問。(互聯網)

用透明的果實酒浸泡,酒液會變得清澈。(受訪者提供)

鳥取縣的紅映梅每年只出產少量,當地人喜歡用清酒釀製。(受訪者提供)

梅和冰糖不用分層擺放,全倒進走加酒浸泡便成。(受訪者提供)

香甜的南高梅於6月初推出,青色外皮帶點紅。(受訪者提供)

Esther指用威士忌或干邑釀製的梅酒,味道會較香醇。(受訪者提供)

清洗梅先,謹記洗乾淨蒂部。(受訪者提供)

鳥取縣居民喜歡選用清酒釀梅酒,最佳浸泡時間為6個月至9個月。(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