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利是】各地派利是 文化大差異

新聞觀看次數:23.6k
香港時間
2023年01月15日(日)
23:04更新13:05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春節新年很快就到,大家準備了利是沒有?香港人派利是,大致跟深圳、廣州等廣東地區相同,凡結了婚的人,都會給未結婚的人派利是,從初一派至十五。然而其他地區,雖然很多也有新年派利是的習俗,但當中很多文化差異,你可能聞所未聞,若已移民當地或旅行,又不想當大鄉里,各地派利是習俗,也該要略知一二:
北京上海.不派朋友同事
中國地大物博,地區習俗各有不同,像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方,當地人會稱利是作「紅包」或「紅封包」,並會在年三十晚,一家人吃過團年飯後,由父母派給子女,以作「壓歲錢」給跨年,子女還可即場拆紅包,而不會被罵。在新春期間,紅包也只會派給自己親戚和子女,而不用派紅包給朋友和同事,但在部分地區的在職未婚人士,亦會派紅包給家中在學的小朋友。
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方,父母會在年三十晚,派「壓歲錢」給子女,即使即場拆包紅,也不會被罵。(互聯網)
在新春期間,北京或上海人只會派紅包給自己子女及親戚,而不用派給朋友和同事。(互聯網)
台灣.金額諧音忌諱
台灣人即使未結婚,只要已出來工作,便要派利是,他們也稱利是作「紅包」,但不用見誰都派,通常由後輩派給長輩聊表心意,並稱之為「添歲錢」;此外前輩亦會派「壓歲錢」給晚輩,以作祝福。不過最要注意的是金額,不論多寡,記緊要避免「4」和「8」的數字,因為4跟「死」同音,而8在國語中跟「別」音相似,故千萬別誤會「8」等同「發財」意思。
台灣人只要出了來工作,便要派利是,通常由後輩派給長輩以表心意,並稱它作「添歲錢」。(互聯網)
台灣紅包金額數字要小心避免碰上「4」和「8」字,因它們的國語諧音都是不吉利的。(互聯網)
日本.忌派長輩的小孩
雖然日本人是在洋曆1月1日過新年,但他們也有派利是,亦即是「御年玉」的習慣,一般情況都是由長輩派給小朋友,祝福他們成長,但記緊絕不可派給比自己輩份高的人他們的小孩,這是相當無禮的。雖然利是金額沒特定,但通常會隨孩子年紀漸長而漸高,即使當了大學生也能收取。日本利是封包也非常講究,不但會用錦質物料製作,也會以神聖的「白」為主色,及印上漂亮的圖案。
日本人通常是由長輩派利是給小朋友,但後輩絕不可派利是給比前輩的子女,因為這是無禮表現。(互聯網)
日本人稱利是作「御年玉」,其封包非常漂亮講究,通常會用上代表神聖的白色,並印上漂亮圖案。(互聯網)
韓國.白封包顯和諧
跟中國一樣,韓國亦跟隨農曆曆法,以正月初一為韓國新年。韓國也有派利是,亦即「歲拜錢」的習俗,一般由長輩派給小孩及學生,他們要講些吉利說話才能收利是;雖然有說法話,若長大成人即使仍未結婚也不能收,但事實上,韓國收歲拜錢的年齡並沒有明確社會規定,其標準會因各家庭的家風而有所差異。而韓國人也會派利是給長輩,但會稱作「零用錢」。最特別是韓國利是都會用白色封包,因為白色在韓國,是代表和諧、穩定及平衡,所以他們寫揮春,也會用白紙書寫,跟華人觀念大有不同,故此若收到韓國「白封包」也請勿見怪。
韓國人收歲拜錢的年齡並沒有明確社會規定,其標準會因各家庭的家風而有所差異。(互聯網)
韓國利是都用白封包,因為白色在韓國代表和諧、穩定及平衡。(互聯網)
韓國人就連揮春,也是用白紙書寫,跟華人觀念截然不同。(互聯網)
學到嘢
42
好深奧
21
明白了
22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