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在家長期盤腿坐 單邊手腳麻痹

新聞觀看次數:1.1k
香港時間
03月25日(二) 12: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位四十多歲女士左邊手腳持續麻痹,擔心會像父親出現中風,於是求醫檢查,發現是梨狀肌症候群所致;她早前失業,整天在家盤腿坐梳化追看劇集,不良坐姿終引發痛症。脊醫王俊華提醒,不止蹺腳坐,長時間盤腿坐也是不利脊骨健康。
個案女患者除了出現左手左大腿麻痹之餘,腰和臀部也有痛楚。問症了解她的生活習慣以助找出痛症成因,她表示,之前在一家企業做文職十多年,一向甚少運動,每天上班下班的走動已是最大活動量,失業後閒在家中的活動量更是少之又少。
一度擔心是中風先兆
由於未有工作收入,於是寄情追劇此項免費娛樂,日間家人上班,她會盤腿坐在軟腍腍梳化看電視,晚上回到房間,就把手提電腦放在大腿盤坐繼續追劇。經過三個月如此生活習慣,她開始感到手腳嚴重麻痹,並且集中於左邊,擔心是中風先兆。
她上網參考簡單的檢查方法,用爸爸的血壓計為自己量度,顯示上下壓正常,再測試臉部肌肉,能夠戚起單邊眼眉,脷向左右擺動幅度皆平均,加上離職前做過身體檢查,估計自己中風機會不高;她聽從家人建議,求醫檢查脊骨神經有沒出問題。
不良坐姿盆骨肌肉受壓
脊醫王俊華指出,雖然她自己做的測試方法尚算正確,可初步評估中風機率,但是,單邊身麻痹的確存在中風風險,需要專業人士作詳細檢查。來到脊醫診所,為她重新檢查,包括量度血壓、臉部肌肉郁動、眼球轉動、脷伸出擺動,以及手腳力量的反射,結果發現其中一組頸椎神經線所控制的肌肉,顯示反射力量稍弱,控制腳部的其中一組腰椎神經線亦同樣反射力弱;假如中風,單邊身體多組肌肉應該會出現問題,幸而她沒此情況。
她的痛症源於長期不良坐姿,令腰椎和盆骨承受不尋常壓力,手腳缺乏伸展,致臀部梨狀肌緊張呈輕微腫脹壓到坐骨神經,因而單邊身的腰、臀和腿不適;加上她經常低頭看電腦屏幕,頸椎弧度不自然,頸椎神經線受壓,導致手部也出現麻痹。
甚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位於髖關節深處的一條小肌肉,起點在薦椎(俗稱尾椎)前面,終點在盆骨大轉子(髋關節外側骨頭凸出之處),梨狀肌在人體作用是讓髖關節靈活做出外旋的動作。
引致臀部及腿部痛楚麻痹的成因,是由於坐骨神經從臀部伸延至腿部,需通過梨狀肌下方,若這條小肌肉長期受壓,變得充血、水腫、痙攣和發炎,壓迫到坐骨神經便觸發痺痛,出現梨狀肌症候群,患者會感到臀部、大腿後側麻痹和痛楚,一直延伸至小腿,初期只是間歇性出現痺痛,稍為伸展一下能助紓緩,當惡化至痛楚加劇,行路不靈活雙腿乏力,患者始明顯察覺。
脊醫王俊華(作者提供)
醫生資歷:
脊醫王俊華
脊骨神經科博士
香港註冊脊醫
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
学到嘢
0
好深奥
2
明白了
0
關鍵字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