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賞花 歎嘉義創意菜

新聞觀看次數:652
香港時間
03月26日(三) 14: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阿里山花季現正展開,除了不同品種的櫻花外,還有很多花卉包括台灣一葉蘭、玉山杜鵑、雛菊、海芋、茶花等陸續綻放,賞完花當然要到嘉義市區食番餐好!為你介紹三間別出心裁的餐廳,有嘉義首間Fine Dining級鐵板燒,也有直火料理及懷石料理,讓你在賞花之餘,亦能品味當地的特色美食。
首間Fine Dining級鐵板燒
位於嘉義市東區大雅路商圈的「山樣子美食基地」,憑藉其歐式建築、咖啡店和特色餐廳,被譽為嘉義的「小天母」。嘉義首間Fine Dining級鐵板燒「初物鐵板燒鍋物」就是於這個充滿異國風情的地點開業,餐廳主打頂級鐵板藝術料理,由新進主廚毛乃康領軍的團隊,以鐵板燒為媒介,選用頂級活海鮮與在地食材,結合日式、法式與台式烹調手法,彰顯食材最原始的風味與口感。每一道料理都宛如藝術品,帶領食客來一場回歸食材本質的細膩體驗。餐廳分為兩層,一樓是專為鍋物而設的用餐區域,綠色調和木質元素相結合,營造出清新明亮的氛圍。主打新鮮食材搭配自家熬煮的澄清雞高湯、金沙蝦豆腐鍋與法式馬賽魚鍋湯。二樓則主打頂級鐵板藝術料理,用餐空間配有大片落地窗,溫暖的自然光灑落在整個空間,增添柔和的氛圍,另外還有兩間貴賓房,可容納26名賓客,提供具私隱的空間。餐廳因應四季推出不同菜單,全新春季菜單以澳洲水姑娘龍蝦、活鮑魚、白蘆筍、白鯧等春季食材入饌,為食客帶來季節限定的異國風味。開胃小點有「日本甜蝦它它芝士銅鑼燒」,選用日本牡丹蝦拌入山蘿蔔葉、蒔蘿、初榨橄欖油與檸檬,交織出酸、鹹、甜的層次,搭配自製芝士銅鑼燒,微酸與鹹香在口中交融,風味豐富。另外還有用來自東石的白鯧製作成白鯧米粉,是一道經過改良的古早味菜式,浸了鮮甜湯頭的米粉,加上煎得香口的白鯧魚肉,鮮味十足。秋季則將秋蟹、蕈菇、蓮藕等秋季食材融入菜式,展現出食材與季節的完美結合。中午套餐台幣1,480起,晚間套餐台幣2,080起。
「日本甜蝦它它芝士銅鑼燒」選用日本牡丹蝦拌入山蘿蔔葉、蒔蘿、初榨橄欖油與檸檬,搭配自製芝士銅鑼燒,微酸與鹹香在口中交融。(互聯網)
將來自東石的白鯧製作成白鯧米粉,鮮味十足。(互聯網)
馬頭魚鱗片細緻軟嫩,經過鐵板燒高溫半煎炸處理後,口感酥脆,搭配蓮藕和三重清湯(魚清湯、蛤蜊湯、雞清湯),層次豐富。(互聯網)
以熬製的洋葱蓉融合蟹肉為基底,再以香檳製成的晶凍覆蓋,用花苗及金箔點綴,好看又美味。(互聯網)
主廚毛乃康(互聯網)
直火料理鎖住美味
近年直火西餐料理在全球盛行,馥郁的炭燒香氣令人食欲大增,「Eureka Home」就是嘉義市唯一的直火餐廳。這間預約制餐廳以無菜單料理的形式,將西餐與直火烹調巧妙融合。「Eureka Home」名字源自古希臘語,意為「發現了、找到了」,象徵主廚在料理過程中的靈光乍現。餐廳由主廚呂長榮與妻子共同主理,兩人從食材採買、醬料製作、高湯熬煮皆一手包辦,備餐時間長達八小時,每天只做晚市,限定10席,讓客人在舒適的氣氛下享用每一道料理。餐廳特別打造L形吧台與開放式廚房,從前菜、湯品、主食到甜點,所有菜式都在客人面前完成,就像是一場演出,包含了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直火料理的難度在於火候的掌控完全依賴經驗與直覺,木頭和木炭的燃燒會因木材種類、空間通風程度,甚至當天的空氣含氧量而變化,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直火料理充滿了魅力。備長炭的高溫可達1,200℃,能夠在短時間內鎖住食物的肉汁與水分,帶來皮脆肉嫩的口感,並賦予食材獨特的炭香風味。套餐共有8道菜,上餐時主廚都會逐一介紹,讓客人更了解每一道料理的食材與吃法。作為嘉義人,主廚對家鄉的食材有著深厚的情感,他將當地的傳統小吃重新詮釋,例如雞肉飯,他嘗試呈現一碗在其他店吃不到的版本,選用國宴指定的桂丁雞,經過醃製、風乾、火烤後,撕成細絲,搭配以雞湯熬煮的茉莉香米,最後淋上醬汁、油葱酥和炸雞皮,現場高溫拌炒,帶來層次豐富的口感與淡淡的焦香。另一道令人驚艷的菜式是煙熏虱目魚湯,虱目魚是雲嘉南沿海的特產,將魚肉反覆煙熏、乾燥、暴曬,製成虱目柴魚,再手工削成細屑,熬煮成高湯。湯中加入了炭烤娃娃菜、虱目魚肉和火腿,煙熏的層次感若隱若現,既保留了直火的特色,又不會過於濃烈。小店除了令人難忘的炭火香外,還做足了儀式感。餐後布置了茶席,現場沖泡慢焙烏龍,提供聞香杯,解膩又可去除口氣,以茶道呈現更加圓滿。8道菜套餐每位台幣1,500。
嘉義有名的雞肉飯以自家版本呈現,桂丁雞經過醃製、風乾及火烤後,撕成細絲,搭配以雞湯熬煮的茉莉香米,頂部撒上炸過的雞皮增添酥脆的口感。(互聯網)
番茄冷湯加上蔬菜及淡菜,充滿酸甜鮮鹹,令人胃口大增。(互聯網)
虱目魚烤得酥脆,底層以炭烤娃娃菜與虱目柴魚熬成的高湯搭配。(互聯網)
煙熏魚骨高湯與油菜花熬製成綠汁,帶來熏香與苦甘的平衡,配以鮮美的烤魚,風味獨特。(互聯網)
餐後布置了茶席,現場沖泡慢焙烏龍。(互聯網)
80年老宅變身懷石料理餐廳
在嘉義市的蘭井街上矗立著一幢將近80年歷史的老宅,外表雖然古老,但最近成為了美食愛好者的朝聖之地。這家名為「芋沺商行」的預約制懷石料理餐廳,由返鄉創業的年輕夫婦林浚成與陳名媛共同打造,將老屋的風華與日本料理的精髓完美結合,為嘉義帶來了一股全新的美食風潮。餐廳的前身是家族經營山產買賣的「嘉林商行」,於1946年搭建。林浚成從京都學成歸國後,決定將閒置的家族老宅改造成懷石料理餐廳。經過一年修葺後,老屋保留了古董家具,如老裁縫車、唱機等,還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營造出古今交融的獨特氛圍。餐廳分為兩大區域,一是僅提供10席的預約制餐廳,二是提供和菓子選購或料理教室的多功能空間。每道菜上桌前都會由店主夫婦「說菜」,詳細講解其由來、做法及背後的文化故事。餐廳提供兩種懷石套餐,分別是「燒烤鰻魚懷石套餐」和「日本和牛懷石套餐」。其中,燒烤鰻魚懷石套餐的雙層便當第一層有伊達卷、白蝦艷煮、青甘魚幽庵燒等料理;第2層則是重頭戲燒烤鰻魚,採用關西風的料理方式,將現殺活鰻烤到酥脆,而後澆淋上特製醬汁,鹹香之餘,鰻魚肉質有嚼勁。椀物和煮物方面,「鹽烤旬魚時蔬佐清湯」為當季海魚經過鹽烤,搭配柴魚昆布高湯及蔬菜,層次分明。「草蝦煮飛龍頭」則是以澎湖草蝦搭配手工豆腐丸子,鹹鮮清爽。若是有特別希望吃到的食材,可以在訂位時與店主討論。另外提供「松花堂便當御膳」,靈感來自日本茶道前的懷石風格便當,田字形的木器盛裝四種不同類型的餐點,讓每一種餐點的味道都能獨立呈現。除了懷石料理,不可錯過「芋沺商行」推出的「芋沺菓子」,手工製作的沙糖橙大福、紅豆栗子大福等甜點,外觀精緻,口感軟綿,甜而不膩。特別是紅豆栗子大福,蜜甜的紅豆餡中夾雜著栗子肉,中和了紅豆的甜味,令人回味無窮。此外店子更與烘豆大師謝博戎合作,推出在地特色的咖啡,為客人提供了一個完美的餐後選擇。「鰻魚懷石套餐」每位台幣2,500、「和牛懷石套餐」每位台幣3,000。
烤鰻魚採用關西風的煮法,將活鰻烤到酥脆,而後淋上特製醬汁,鹹香之餘,鰻魚肉質保持有嚼勁。(互聯網)
將新鮮的太刀魚外皮烤至金黃酥脆,魚肉卻依然保持細嫩多汁。(互聯網)
椀物是午魚、蘿蔔、椎茸及法蓮草,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午魚的嫩滑與蔬菜的鮮甜。(互聯網)
冷盤是經過低溫蒸製的雞肉搭配冷製茄子及清脆的筍片,是清新之選。(互聯網)
主理人林浚成與陳名媛(互聯網)
好鬼正
0
好想試
1
好普通
1
好唔掂
0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