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MPF帳戶整合3部曲

香港時間
2015年01月25日(日) 20:5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整合強積金帳戶,無疑能令財富管理更有效率。
1/2
不少大學生在短短4年的大學生涯做過多份兼職吸金,但就沒有好好處理強積金戶口,以致累積了多個強積金個人帳戶,久而久之,連自己有甚麼帳戶都搞不清楚。其實只要跟足以下3個步驟,就可以輕鬆將多個強積金個人帳戶「合體」,方便管理。
第1步、查清帳戶易管理
面對多份由不同受託人寄來的帳戶文件,難免會無心檢閱。雖然持有愈多帳戶並不一定代表須付愈多的基金行政費,因費用一般都是以帳戶結餘的百分比計算,但整合強積金帳戶無疑能令財富管理更有效率。整合強積金帳戶的第1步,便是要搞清楚自己究竟有甚麼強積金帳戶。
積金局有提供查閱個人帳戶的服務,但並沒有帳戶號碼、結餘等詳細資料,強積金成員可以在收到該局的回覆後,再向有關強積金受託人查詢。若嫌填表及檢閱帳單這些動作煩瑣,其實市場上有不少中介人,可協助強積金成員處理相關文件,以及在基金選擇上提供意見。
他們部分是替強積金受託人推銷其強積金計劃,部分則以獨立身份提供服務。強積金中介人一般是向受託人,而非向成員收取報酬。
第2步、揀基金考慮回報
了解自己的帳戶資料後,就可以着手選定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以便將多個個人帳戶整合至其下。成員可在積金局網頁的公開紀錄冊中,一覽所有註冊強積金計劃及成分基金。
御峰創富業務總監、財務策劃師葉嘉輝表示,成員雖然要考慮基金的收費,但這不應為決定性因素,應選一些基金表現長期出色的受託人。他指:「收費只要在合理水平,不比同類型的基金高太多就可,表現好比收費低更為重要。」葉嘉輝另表示,退休儲蓄始終涉及長時間投資,在衡量1隻強積金基金的表現時,宜留意其5至10年的回報率。
至於選擇基金組合方面,葉嘉輝指成員可先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若偏好較低風險,組合中可多加入保守型基金。一般認為年紀愈大,強積金組合的風險應愈低,但他指這並非必然。若一個人的強積金只佔退休儲蓄的很小部分,其積金投資風險未必要隨年紀增加而減低。
第3步、填妥文件再核對
若供款人本身沒有在選定的受託人開設個人帳戶或供款帳戶,須先在其網頁下載表格提出申請。然後可到積金局網頁下載「計劃成員整合個人帳戶申請表」(第MPF(S)-P(C)號表格),填妥後交予選定的受託人。6至8個星期後便會收到「轉移結算書」及「轉移確認」,核對帳戶資料及轉移金額後,整合程序便大功告成!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