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蚊變23億 GoGoVan醒多兩招創業貼士
201506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oGoVan「幾千蚊起步,駛出23億之路」的創業成功故事,成為不少有志創業年輕人的倣效榜樣。公司聯合創辦人Reeve表示,現時本港創業環境較前幾年好好多,開始有個生態,除了數碼港、科學園等創業計劃,又有Co-working Space(共同工作空間),可與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資訊,減低創業難度。
Reeve在接受《東網》最新訪問時補充:「創業者可建立各種平台來結合服務提供者及用戶。創業前不妨先考慮:市場有沒有清晰的領導者,或有沒有統一的標準?市場愈散亂,才會有更大機會自行創立一套新標準。」
「另外,創業者可採用藍海策略,主動去探索,開發一片藍海,例如開發冇人做的新市場,競爭較少,成功令自己成為市場領導者的機會就會增加。」
Reeve認為,年輕人決定是否創業,可看看自己是否具備夠膽(brave enough)、思維創新(Think outside the box)、堅持(Persistence)等特質。
「年輕人創業要夠膽,有創新思維,想多點創新意念,才可以改變或改善現時行業的問題。還需要堅持自己的理念,因創業初期會遇到很多想像不到的挑戰,如果對自己的創業意念沒有堅持,會很容易放棄。雖然本港創業競爭大,但仍有很多外國甚至內地已發展的商業概念(Business ideas),還未在港發展,可以將模式搬來香港,因此本港創業市場發展潛力依然很高。」
一個堅持的好例子,像Reeve他們創業時逐個貨車司機游說,10個有9個司機都說新App不可行,他們食了很多「閉門羹」,但繼續堅持,總之有客貨車停泊的地方都去哂,才有今時今日的成績。
當然,這盤億元生意,還離不開年輕人敏銳的市場觸覺及求變創新精神。當年Reeve在美國升學時認識了Steven及Nick,3人回港後原先合作飯盒廣告生意,但規模漸增後,遇到沒有貨車送貨的困難,於是開始察覺傳統電召貨車費時失事、及有配對落差的問題,激發他們構思可簡化call車流程的應用程式。
Reeve指出,傳統打去Call台叫貨車,由Call台找司機、司機回覆Call台、再問客戶聯絡方法等,最快也要20至30分鐘。倘沒有司機回覆,等上2、3小時或找不到車並不出奇。但現時透過應用程式的電腦運算並由司機自行回覆訂單,大幅縮短叫車至回覆的時間至大概10秒,可謂改變了整個運輸業界。
不過,應用程式推出前,如何由零開始說服貨車司機接受新事物,正是籌備期間的最大挑戰。他憶述:「有2個月,我們3個人,基本上由早上7點工作至凌晨1、2點,行遍港九新界的工廠區、停車場,朝7晚7向停泊中的貨車司機介紹此概念,另會四處派發及放置傳單。雖然遇到大多數司機拒絕及趕走,但也有些認為概念有趣,一談就談上1、2小時,然後我們亦了解到業界情況,一直改良概念。」
終於,他們累積到幾百個有興趣試用的貨車司機,連同另外2位聯合創辦人(程式員Chris、設計師James)的協助,應用程式在2013年7月上架。總括整個籌備,開支少得難以置信。
「一開始主要是印卡片、印傳單等宣傳開支,到租一個100平方呎的寫字樓等等,合計都是幾千元,但自己當然冇糧出。成本壓得很低,與創辦人之中有一個IT人有關,近乎一腳踢開發了這個應用程式。」與之相比,現時要整一個應用程式的市價可能要30萬至50萬元。
應用程式推出後,市場反應極佳,開支亦跟隨上升,但他們也陸續找到投資者投入資金,包括去年一輪650萬美元的融資、內地人人網的1,000萬美元入股,以及今月新一輪千萬美元融資。因GoGoVan在大部分地區仍沒有盈利收入,所以公司的日常營運開支、對外宣傳、拓展市場,以及早前收購本港兩間老牌貨車電召台等,都是依靠融資而來的資金。
現時公司業務範圍已由香港擴展到新加坡、南韓、內地及台灣等亞洲地區,共約200位員工。其中,公司在香港擁領導地位,有超過2.4萬輛登記貨車,應用程式自2013年7月推出以來,透過平台交易金額以億元計,每日交易額亦過百萬元。
問及公司何時會賺錢,Reeve表示:「當然有計劃,但沒有確實時間表。暫時重點仍放在開拓更多內地及海外市場,搶市佔率,目標是大家每次搬運貨物時,首先都會想起GoGoVan。如果有朝一日,世界每個角落都有GoGoVan就好了。」
現時公司在香港每月開支以百萬元計,而Reeve笑言現時自己的薪酬僅夠生活,並要7天工作,每朝早9時、10時就一直工作至凌晨。這樣努力,因不同地區的電召貨車市場都競爭劇烈,只有不斷改良創新,滿足客戶需求,公司才可愈做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