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17%亞太區受訪者對退休開支零規劃

新聞觀看次數:1.2k
香港時間
2024年11月07日(四) 12: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etty Images圖片)
永明金融發報名為《規劃退休生活:從容面對未來》調查顯示,隨着退休生活規劃從依賴家庭和國家養老金制度,轉向個人儲蓄和投資,愈來愈多人渴望在老年時實現財務獨立。儲蓄退休金被列為現時香港工薪階層未來12個月內的首要財務目標。然而,許多人未能為財務現實做好準備,46%的受訪者將在退休前五年內才開始規劃退休開支,而令人擔憂的是,有17%的受訪者對退休開支毫無規劃。
雖然,多數受訪者會將至少10%的收入用作退休儲備,但有22%的受訪者並未預留資金。在被問及退休時收入來源的計劃時,平均預期有31%的收入來自現金儲蓄,反映大部分人或錯失通過投資來最大化退休收入的機會,以確保收入能夠跟上通脹的步伐。
28%的退休人士承認,他們沒有為退休開支作規劃,11%的受訪退休人士因花費高於預期而感到措手不及,隨着通脹持續升溫,支出金額似乎有增無減;對此,年青一代應有所警惕。對於這類退休人士而言,導致花費高於預期的主因是整體生活開支(57%)和醫療費用(43%)。
因此,不少人只能削減有關開支(71%),並放棄治療某些疾病(57%)。約8%的香港退休人士對過去的理財決策感到後悔,最大的遺憾是未有精明投資(80%),其次是儲蓄不足(60%),以及未預留醫療費用(60%)。
香港上班族預計在66歲退休,比現今退休人士的平均退休年齡(61歲)延遲五年。12%的非退休人士已經主動推遲退休計劃,對比只有9%的已退休人士做出同樣的選擇,反映經濟環境和個人情況正不斷變化。延遲退休的主要原因包括需要增加儲蓄(58%)、生活開支增加(47%),以及希望在老年仍活躍於職場(35%)。51%預計將延遲退休的人士提到潛在的生活成本增加,而現今已延遲退休的退休人士中,則只有17%提到這一原因。
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財富及退休金業務總經理潘紀虹表示,人口老化的問題日益嚴峻,在香港這個生活成本高昴的城市,通脹對退休人士財務的壓力尤為顯著,活用「三桶金退休理財策略」,將退休儲備分為短、中、長期三個桶子,能靈活應對不同階段的退休需求,並應善用退休計算機,必要時諮詢財務顧問,為自己制定全面的退休計劃。
上述調查揭示本港退休計劃所面臨的挑戰和機會,收集來自內地、香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越南超過3,500名受訪者的意見,包括506名香港受訪者,瞭解他們對樂齡生活的期望和規劃實踐。
關鍵字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