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左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左四)、安樂工程集團創辦人潘樂陶(左三)、主席麥建華(右四)及行政總裁陳海明(右三)聯同董事會成員為「安樂工程大廈」及「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揭幕。
1/5
安樂工程集團新總部「安樂工程大廈」從工廈活化為智能建築,部分樓面用作設計和研發前沿新科技及培訓年輕人才之用,獲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讚開創先河,體現工廈活化後發揮禆益社會的功能。集團指新總部不僅是對香港和未來的投資,亦標誌安樂工程對創新和品質追求的新里程碑。
坐落葵涌工業區的「安樂工程大廈」,體現創新建築科技及可持續發展的融合,成為政府「工廈活化計劃」的成功案例,並獲綠建環評新建建築2.0版暫定鉑金級認證。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日前主持「安樂工程設計研發及培訓中心暨安樂工程大廈」開幕典禮,並與一眾嘉賓包括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政府部門和業界代表等,在中心內了解先進建築方法及數碼科技研發工作,涵蓋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組裝合成法(MiC)、建築信息模擬(BIM)、人工智能驅動的數碼分身(Digital Twin)、物聯網(IoT)、超算中心液冷等技術,以及各種淨水、污水和廢物處理及氣候解決方案等。
甯漢豪表示,改裝一幢工廈比重建更困難,挑戰性更大。「經活化後的安樂工程大廈,是首幢能達致政府要求,把其中百份之十的樓面,作為裨益社會發展的功能,成為設計研究及培訓中心,這是很值得鼓勵,開創了先河。」
四十多年來,安樂工程的大學畢業生及技術員培訓計劃培育超過1,100名人才,在集團以至工程界的不同崗位服務。隨着中心開幕,安樂工程將繼續把更多香港年輕人培育成具備先進工程科技能力的優秀人才。
安樂工程集團主席麥建華表示:「在科技浪潮重塑產業格局的今天,安樂工程作為機電工程及智慧城市的科技服務先驅,早於數十年前已率先並持續投資研發,致力與客戶攜手,提供專業與先進的方案,為社區創造價值。新總部彰顯我們對未來的信心,繼續投資香港,為工程業升級發展貢獻動力。」
MiMEP技術先驅 結合大灣區生產力
安樂工程的業務涵蓋屋宇裝備工程、環境工程、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以及升降機及自動梯,足迹遍及全球不同地區,曾參與不少香港和內地的重點項目,包括位列全球十大的香港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和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香港的旅客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e-道)及中環至半山自動梯及行人道系統翻新工程等。旗下國際品牌Anlev為世界各地客戶提供創新、可靠和高效的升降機及自動梯方案。
近年發展局積極推動先進建築技術,安樂工程作為採用這些技術的行業先驅,去年於超過50%的屋宇裝備工程項目應用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裝配式設計(DfMA)及建築信息模擬(BIM),協助客戶改善項目管理決策、質素、所需工期、生產力和安全風險。當中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的一幢甲級辦公大樓,高達85%屋宇裝備由安樂工程以MiMEP技術安裝,屬目前全港MiMEP最高應用比例的私人建築。
發展局早前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MiMEP是未來建造業朝向科技化、數碼化及現代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元素。政府會繼續制定適當措施,推動MiMEP更廣泛應用。
安樂工程集團董事總經理鄭偉能表示,憑藉過去多年積累的經驗,自主研發了MiMEP工作指引和系統,工程人員可準確計算各種機電模組及預製組件的尺寸。他指出,安樂工程於香港及珠海自設「MiMEP設計及建造中心」和「MiMEP高效生產研發中心」,結合大灣區的生產力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需求,創造獨特的客戶價值。「我們透過實時遙距監控和高清鏡頭,將MiMEP中心與安樂工程大廈連接起來,客戶可在我們的新總部嚴密監控複雜的生產工序,確保質量。」

安樂工程集團首席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總監陳志雄(右)講解集團在數碼科技研發方面的工作。

安樂工程大廈與珠海的MiMEP中心連接,可實時監控珠海當地的生產情況。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了解安樂工程在超算中心應用直接液冷技術的情況。右一為安樂工程集團首席數據中心基建總監盧書聰。

安樂工程集團管理層向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左三)及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左一)展示,如何透過智能機械犬的特點,在珠海自設的MiMEP中心內協助巡視生產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