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視頻觀看次數: 4k

農行往績股息率達5.5厘。
1/2
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和農業銀行(01288)周五(28日)壓軸出場放榜,中央準備以特別國債注資的6大國有銀行遂已全數公布去年業績,其中農行多賺4.72%,為各行之最,其餘均不足1%。內銀繼續支持實體經濟讓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持續回落,淨息差普遍收窄,幸內房不良貸款率觸頂回落。
不管如何,由於各行純利總算有增長,每股派息亦相應增加,建行宣派末期股息0.206元(人民幣‧下同),全年合共派發0.403元,以昨收市價及人民幣匯率計,往績股息率6.43厘。工行及農行末期息每股分別0.1646元及0.1255元,全年各為0.308元及0.2419元,往績股息率各為5.99厘及5.5厘。
有「宇宙大行」之稱的工行依舊最賺錢,去年純利3,658.63億元,增0.51%;建行則多賺0.87%至3,355.77億元,緊隨其後。不過,兩行撥備前經營溢利(PPOP)分別插水4.18%和3.93%,農行卻升1.59%,主要是手續費和佣金淨收入倒退幅度較小之際,淨利息收入不像工、建倒退,而是升1.56%。
低利率環境拖累銀行淨息差持續收窄,工行、建行淨息差各收窄19點子,農行亦跌18點子。建行去年放貸收益率再瀉0.39厘,惟存款成本僅跌0.12厘,使淨利息收入跌4.43%。
然而,農行「跑贏大市」的淨利息收入增長從何而來?細看業績公告,該行年內總生息資產利息收入1.27萬億元,比2023年多519.82億元,其中債權投資(債券)利息收入按年多520.53億元,比放貸的貢獻多一倍,亦即投資債券對農行業績起到「壓艙石」作用。
建行盈利之所以不用跌,除了信用減值損失減少,一大原因是投資性證券淨收益錄108.78億元,扭轉2023年的虧損,原因為「權益類和債券投資重估及買賣損益同比(按年)增加」。
不過,跟先前放榜的大型內銀一樣,工、建、農上季都見淨利息收入乃至純利增速改善,主要因連環減存息的成效顯現,利息支出按年減少。
工行副行長姚明德估計,今年LPR將繼續下調,但認為去年下半年開始,內銀淨息差收緊的情況已現改善趨勢,即使今年仍會下滑,但會有所收窄。他指,在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該行會做好負債成本管理,杜絕「內捲式」競爭。
內房不良貸款見曙光,其中,建行房地產企業貸款不良率跌幅最為顯著,由5.64%大幅收窄至4.79%,但仍為各行業之最;農行和工行去年內房不良率亦分別回落至5.4%及4.99%。
由於貸款增速超過不良貸款的生成,工、建、農去年整體不良貸款率都下降。然而,各行的個人貸款不良率都顯著飆升,工、建、農分別跳升0.45、0.32及0.3個百分點,至1.15%、0.98%及1.03%,可見國民「手緊」下資金周轉緊張。
工行更驚現個人貸款不良餘額飆69.24%,其中信用卡透支不良率飆0.77個百分點至3.5%,現時中央谷消費的法寶──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更飆1.05個百分點至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