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香港金融管理局称,零售银行10月底前会陆续推出“智安存”(Money Safe)服务,客户可向银行申请“留起”指定户口金额,防止资金转出,其中3家发钞行今个月先行推出,具体而言,今季约有14家银行推出“智安存”。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又提及,留意到国际上有专为高风险交易而设的“延长交易”讨论和做法,措施乃是局方纳入考虑的范围,而需取得社会共识乃为重要考量。
研加强高风险交易措施
近年全球各地骗案问题几乎大同小异,共通点都是骗案受害人很快落下指令将钱转走,而银行又快速处理这类交易,但收款户口实情是傀儡户口。阮国恒举出新加坡的例子,称当地除了设立“资金锁定”(Money Lock)的保护行动,也授权执法机构冻结出钱户口,惟后者做法惹起争议。
现时星港两地均未有为高风险交易设立“延长交易”,阮透露与当地财官员交流期间,双方都认同“某啲交易系咪需要咁快处理”,不过,保护措施非想做就做,推行细节须小心敲定。
金管局助理总裁(银行操守)区毓麟补充指,现时巴西和印尼均对“延长交易”有要求,其中,巴西的银行一旦收到客户的高风险交易转帐,涉及从未汇款至该户口号码、或大额海外汇款等情况,银行会延迟60分钟交易,腾出时间予银行职员致电客户了解原因,印尼则以5日作为延迟交易时长。
他又称,首批响应“智安存”的银行对存款保障和客户受众各有不同,部分聚焦保护储蓄和港元定期,部分涉及支票和储蓄,惟所有银行10月会将储蓄、支票、港元定期和主要外币存款一律纳入“智安存”,而率先推出“智安存”的银行均会向65岁或以上的银发族提供有关服务。
将推3项网银安全指引
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首季与诈骗有关的投诉个案按季跌10%至203宗;惟接获银行有关伪冒、欺诈、可疑网站的汇报数字按季飙逾两倍至125宗。针对近年网络钓鱼等骗案频生,金管局日内将发指引,推出3项名为“网银安全ABC”的网上银行安全措施。
其中“App内认证”是客户日后登入网上银行和进行高风险交易,须透过银行的手机应用程式(App)而非一次性密码(OTP)短讯进行认证,今年第四季实施。若然客户坚持使用短讯交易密码进行认证,金管局指短讯交易密码验证宜数小时冷静期。同时由第三季起,客户更换手机重新绑定其银行流动装置,或首次绑定流动装置,须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或亲身到分行等身份验证方法。
“Bye bye高危功能”及“Cancel可疑转帐”方面,前者是指银行允许客户选择停用“提高转帐限额”及“新增收款人”的网上银行功能。后者则指在现行的“可疑帐号警示”机制下,银行须确保警示在客户进行高危交易前显示10秒或以上。两项措施同样第二季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