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估計,美國關稅帶來的通脹影響將在今年夏天開始浮現,相信6至7月的數據將即非常難看。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認為,美國5月通脹將十分不樂觀,情況將持續至6及7月。耶魯預算實驗室(Yale Budget Lab)更預期,美國消費者「短期」恐怕將損失4,400美元(約3.43萬港元)的購買力。
經濟學家指關稅為入口稅,將由美國商戶支付,後者將最少把部分加價負擔轉嫁消費者,暫時未清楚關稅是否為一次性價格衝擊,或是持續的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幾乎難以幸免。
最新通脹數據不會反映關稅影響。贊迪指,全球貿易戰將對美國3月的通脹數據有正面影響。由於擔心全球可能陷入經濟衰退,贊迪稱油價因需求減少已開始下滑,從而降低能源價格。
晨星(Morningstar)首席美國經濟學家Preston Caldwell認為,關稅的通脹衝擊需時在美國經濟體系呈現,初期數據或較預期出色。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Thomas Ryan指,如美國總統特朗普維持關稅政策,美國消費者將在5月感受到物價顯著上升。價格上升需時滲透供應鏈,由生產商至消費者感受價格變化需時。
該行預計,美國今年通脹可能最高近4%,較3月時預測的2.4%大升。贊迪認為,食品價格將率先反映價格上升,因食品易腐爛,無法管有更多儲備下,商戶將加快把加價成本轉嫁消費者。惟特朗普舉動變幻莫測,令通脹預期仍充滿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如果外國以貿易限制報復美國關稅及海外需求下降,美國的旅遊及娛樂價格可能下跌。凱投宏觀指,3月數據展示端倪,美國旅客人數減少,主要是加拿大旅客減少,酒店及機票價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