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研智能皮膚 成功讓機械人感應外部刺激

202206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團隊向機械人施加電壓,令其作出後退閃避等反應。
1/2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研發智能皮膚「e-skin」,透過模仿人類大腦的神經傳導路徑,令機械人感應智能皮膚的外部刺激,並作出反應。相關研究周三(1日)已刊於《科學機器人》雜誌。
以往機械人的傳感器因需時處理大量數據,減慢對外部反應速度。研究人員把168個由氧化鋅納米線製成的突觸晶體管(Synaptic transistor)組成的網格,直接打印在靈活的塑膠表面,再連接到機械人手掌上的傳感器。團隊透過施加不同電壓,令機械人因應外面刺激產生的電阻變化作出後退閃避等反應。
主導研究的格拉斯哥大學教授達希牙(Ravinder Dahiya)指,人類在生命早期學會對疼痛等刺激作出適當反應,以防止受到傷害,新研究通過減少傳感器所需的計算量加快反應過程,預計未來或有助研發出接近人類觸覺敏銳度的假肢,以及研發新一代智能機器人。
智能皮膚的研究由達希牙教授主導。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