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世界視線】海權陸權屬表象 帝國主義是根本

2023年07月18日 03: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國內外談論國際關係時,好用陸權國家、海權國家的概念,以此來分析以至判斷大國角力的結果。但這兩個概念是建基於歐洲的政治歷史,且反映歐洲、英國與美國的帝國主義主張,未必與世界歷史的現實相符,也更難以應用於其他國家,例如中國,便不易以陸權或海權國家來歸類。
陸權論提出者是英國學者麥金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他認為歐亞非大陸為世界島,俄羅斯和中亞為其心臟地帶,哪國控制了東歐,便可以控制心臟地帶;誰控制了這心臟地帶,便可控制世界島、控制世界。麥金德是牛津學者,但積極從政,他的理論雖然把俄羅斯及其他陸權國家(包括普魯士的德國)與英國西歐的沿海國家對立起來,前者野蠻,後者文明,但他的政治主張卻是讓英國佔領心臟地帶,以遂其統治世界的理想。麥金德更加身體力行,在俄國革命、西歐聯軍入侵俄國時,出任南俄羅斯佔領區的總督。
海權論提出者是美國海軍軍官馬漢。在19世紀末,他認為英國的崛起主要依靠海軍軍力。海權國家把軍力與經濟力量結合起來,以海軍保護經濟力量,以經濟力量特別是海外殖民和對煤炭產區的控制,以及操控國際貿易航道,來支持海軍軍力。海軍與貿易與海外關鍵據點便構成他的海權論。馬漢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他曾策劃英美開戰的應急計劃,主要是用海軍決勝。他的海權論以英國發展作為藍圖,實際上是主張美國倣效英國,開拓海外領土,最終替代英國作為全球霸主。
無論海權論或陸權論,都是歐美帝國主義的主張,為帝國主義擴張作出偽理論的解說。英美在兩次世界大戰把德國列為陸權國來攻擊,大戰後,蘇聯以至俄羅斯和今天的中國都同樣被視作陸權國,代表專制與野蠻,與代表文明的英美西歐的海權國成為必然敵人。這就如文明衝突論一樣,把帝國主義加上了科學與命運必然性的包裝。
英國不是單純的海權國家,它的帝國主義擴張,依靠印度;美國更是有着廣大北美洲中部領域支持它的海軍霸權。海權論、陸權論包括二者的政治取向和海權國必勝陸權國的主張,歸根究柢,只是帝國主義的大國鬥爭。在歐美之前,中國、波斯、阿拉伯帝國都是海陸兼備,哪有海權國與陸權國之爭?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