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北韓發射搭載高超音速機動型操縱彈頭的中遠程彈道導彈。
北韓宣稱周日(14日)成功試射一枚搭載高超音速機動型操縱彈頭的中遠程彈道導彈,奧地利維也納非政府組織「開放核網絡」周一(15日)表示,這是北韓自2021年9月以來第4次測試助推滑翔飛行器(BGV),估計最新版本的射程約1,000公里。
「開放核網絡」表示,北韓此前分別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5日、2022年1月11日測試助推滑翔飛行器,根據北韓官媒朝中社發布的照片,最新測試的助推滑翔飛行器,看似與第2次及第3次測試的版本相似。與以往測試時使用液體燃料的火星12型彈道導彈不同,最新測試的助推滑翔飛行器由固體燃料彈道導彈搭載。「開放核網絡」指出,北韓助推滑翔飛行器對日本的威脅遠大於美國關島,原因是它屬於機動型操縱彈頭,代表可以在飛行途中改變方向,增加防禦一方探測及攔截的難度。
日本傳媒周二(16日)報道,針對今次北韓發射彈道導彈,美國、日本、南韓首次通過去年12月啟用的導彈信息共享體系作出應對,但日韓兩國公布的數據有出入。南韓聯合參謀本部公布,導彈飛行約1,000公里,日本防衞省稱飛行距離約500公里。由於導彈配備助推滑翔飛行器,日本神盾艦難以探測,愛國者3型防空系統也很難攔截。
即上「半島局勢」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