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0年南海海槽大地震機率80% 料最多29.8萬人亡

新聞觀看次數:14.3k
香港時間
03月31日(一) 12: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南海海槽未來可能發生巨大地震。
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周一(31日)修訂針對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的評估,把預計最高死亡人數從超過32萬人降至29.8萬人,並首次估算因災害相關死亡人數,最壞情況下可達到5.2萬人,約為311大地震的13倍。評估強調只要進一步加強快速疏散、防震等措施,傷亡人數將大大減少。
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巨大地震機率約80%,最大震級為黎克特制9級,神奈川縣至鹿兒島縣24個縣600個市町村的地震烈度將達到6級以上,靜岡縣至宮崎縣10個縣149個市町村的地震烈度將達到7級。福島至沖繩等25個縣將遭遇3米以上海嘯,關東至九州等13個縣將遭遇10米以上海嘯,高知縣和靜岡縣的部分地區海嘯高度可能超過30米。
最新評估採用與之前相同的地震和海嘯模型,但使用更真實地形數據,得出海嘯淹沒陸地面積比上次評估更大,水浸水深超過30厘米區域增加約30%達到11.5萬公頃,部分地區地震情況亦有變化。按照最壞情況,即地震發生在冬季深夜估算,海嘯將造成21.5萬人死亡;建築物倒塌釀7.3萬人死亡;地震及火災造成9,000人死亡。其中海嘯的預計死亡人數略增,完全摧毀或燒毀的建築物數量減少。
至於受避難期間身體狀況惡化等影響而導致的災害相關死亡人數,估計每1萬名撤離人員將有40至80人死亡。因災害相關死亡高風險人數,估計地震一周後疏散避難所中需要護理者達26.5萬人,包括孕婦8萬人、長期病患者5.3萬人。此外,預計15.5萬名患者將無法在醫療機構接受治療,12萬名透析患者將受停電和缺水影響,6,700名在家中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將受停電影響。
對於地震影響日常生活和經濟損失,最新評估推算地震一周後,撤離人數可能高達1,230萬人,佔總人口的10%,經濟損失達到270多萬億日圓(約14萬億港元),是國家預算的兩倍多。估計40個縣共有2,950萬戶家庭遭遇停電,3,690萬人受供水中斷影響。此外在通訊設備遭受嚴重破壞的地區,90%的人將無法撥打固網電話,2,200條農村和約500個漁村將因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受損而陷入孤立。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