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估唔到香港沙灘都有咁多靚貝殼!(設計對白)
1/12
去得沙灘玩,不是衝浪便是游水,但其實沙灘也有靜態一面,例如我們腳下的貝殼便是自然界瑰寶,不但種類繁多花紋漂亮,從中還可了解生態環境。貝殼專家張瑪珊博士(Michelle Cheung)稱︰「貝殼多數棲息於珊瑚區附近,因為這裏提供食物及狹縫讓牠們生長,加上牠們大多以保護色隱藏自己,所以顏色會較為鮮艷。」她續稱,香港的賞貝勝地有很多,例如西貢橋咀島、半月灣及港島淺水灣等等。若想找一些完整及新奇少見的品種,更可到東平洲等離島沙灘尋寶去。
貝殼種類繁多,香港又以螺科及蛤科最為常見,當中鮮艷又完整的最具觀賞價值。然而貝殼也有缺陷美,Michelle解釋︰「從貝殼崩了的地方,我們可看到牠們如何生長。殼面的暈紋,也像樹幹的年輪一樣,可從深淺數量來估計牠們的年齡。」Michelle又補充,無論貝殼是生是死,都不應該執回家收藏,這除因為香港部分海岸公園不能帶走任何貝殼外,貝殼還是寄居蟹的「家」。若想留為紀念,除了拍照,還可利用輕黏土或木顏色筆把花紋壓印出來,既環保又不影響生態。
大眾不能執貝殼,但世界各地收藏家依然可透過網絡交易,蒐集珍貴標本。例如香港貝殼收藏家Donald Chan的藏品便多達500多件,他說︰「貝殼的價值取決於供求,保育問題加上環境污染,靚的貝殼現在愈來愈難搵,因此愈稀有價錢就愈貴,部分售價更高達10萬美元!」他又指,貝殼天然光滑,未經打磨而沒有缺口為最靚,收藏時要避開光線直射,以免殼面被漂白或褪色;另外最好購買具出世紙的標本,以提升收藏價值。
左:若想記低貝殼花紋,影相是最直接方法。/右上:可用輕黏土把貝殼花紋按壓出來。/右下:貝殼暈紋深淺不一,數量愈多代表年紀愈大。
用木顏色掃出貝殼花紋,是把牠們「帶回家」的另一個方法。
芋螺科,顏色花紋多變,大多呈長圓錐狀,因形似芋頭而得名。
海菊蛤科,長有長刺,殼面多呈紫紅色,若呈橘黃色便屬稀有品種。
橋咀島是香港賞貝殼勝地,到西貢碼頭乘街渡便可到達,來回每人$20。
左:Michelle指香港有不少美麗貝殼,玩水時不妨多留意牠們。/右:香港貝殼收藏家Donald Chan指貝殼價值取決於稀有度。
唐冠螺科,呈卵或球形,通常大而厚重,一般長和高達30cm。
想欣賞珍奇貝殼,可於今明兩天到訪屯門黃金海岸的「夏日奇趣貝殼展覽」。
由碎玻璃風化而成的海玻璃,加工後可當作首飾,是貝殼以外沙灘值得欣賞之處。
寶螺科,稀有品種,殼形圓滑亮麗,當中以黃金寶螺最為珍貴。
綴殼螺科,多呈低圓錐形,周邊會黏附死貝殼或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