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陶瓷鑑賞

201410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清朝瓷品色彩豐富,圖為道光時期的洋彩碗。
1/6
除中國畫外,中國古代陶瓷亦深受投資者歡迎。中國自新石器時代開始製造陶瓷,發展到宋、元、明、清眾朝代,工藝已達登峰造極的境界。想了解更多中國古代陶瓷的知識嗎?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開辦「中國古代陶瓷鑑賞證書」,是不錯進修選擇。課程導師吳千帆,來自古董世家,已從事古董買賣多年。課程教授由宋朝到清朝陶瓷收藏與鑑賞的知識和竅門,堂上有不少實物鑑賞的機會,瓷品碎片就是其一重要教材,無論在胎釉、紋飾等方面,每個朝代都有其特色,所以多些接觸這些真品,有助學員辨認不同朝代陶瓷的分別。除此之外,學員還有機會遊覽博物館、參觀古董店、參與拍賣會預展等,一點一滴的累積鑑賞經驗。
課程導師吳千帆說:「碎片對分真假、斷代很有幫助,因為從碎片中,你可看到裏面的胎質,對認識胎質很有幫助。胎好難仿,因為很多原材料已經沒有了。另外燒製方法如果不同,胎亦會不同,所以胎對分真假及斷代很重要。釉質亦是不可仿,這對分真假也很重要。另外還有紋飾,例如這個玳瑁斑碗,有很多玳瑁斑,這些都很難仿。從碎片中,你可看到斑紋形狀,完器好貴,亦不易找到,碎片較找到,對我們學習很有幫助。」
採訪期間,吳千帆解釋仿真度極高的仿品。他說:「行內人叫『高仿品』,無論形狀、胎釉、畫功,都做得好真。這個北京故宮亦有一隻,一模一樣,連裂紋亦模仿了,為何我發現它是假?因為款同花紋是相反的,宮廷制式好嚴謹,一定不會錯,所以發覺它是假的。另外字款亦無力,分真假你睇字款很重要。而這件亦是款無力,否則就仿得好好。」
課程名稱:中國古代陶瓷鑑賞證書
舉辦機構: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適合對象:中國古董陶瓷愛好者、有意投身古董或藝術行業的人士
開課日期:10月25日
所需費用:每科$3,900,共3科(每科30小時)
清朝道光時期另一款洋彩碗。
模仿得幾何亂真的大清瓷碗,碗底寫得較無力的字款是破綻之一。
《歷代宮廷藏瓷》是不錯的入門書。
導師以瓷品碎片真品成教材,讓學員辨別不同朝代陶瓷的特色。
課程導師吳千帆,來自古董世家,學員應獲益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