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農曆新年食撈起魚生,寓意愈撈愈旺。
1/4
近幾年過農曆新年,餐廳都興推出撈起魚生,喻意愈撈愈旺、風生水起,是新加坡、馬來西亞過年必食的賀年菜。關於撈起的起源,有指是早期由廣東番禺、順德等移民傳入,一般材料有魚生、蘿蔔絲、生菜絲、花生碎等,把材料逐層放好,大家就會圍着桌邊手執筷子所有材料撈起來,並且有動作有多大就多大,即使材料掉到四周,都不用怕。
不過最基本的撈起又怎能滿足各位奄尖食客?不少餐廳都將撈起重新包裝,加入矜貴食材,做成變種版的撈起。龍麵館就推出了龍騰撈起,特別加入了龍蝦肉,再配煙三文魚、蓮藕片、炸竽頭絲、沙田柚肉等十多款材料,本來撈起口感已經夠豐富,加上爽甜龍蝦肉就更吸引。大公館萬慶軒就有鮑魚撈起齊撈起,顧名思義就用上鮑魚,配以青瓜、白蘿蔔及蜜瓜等食材,夠矜貴。而口利福就有用油甘魚、紅菜頭及雲吞皮等做的撈起魚生拼盤,配以酸甜梅子醬。

不少餐廳都有變種撈起,龍麵館就有龍蝦撈起,加入大大塊肥美龍蝦肉,更加美味。

要數最矜貴,就有大公館的鮑魚撈起。

以油甘魚代替三文魚,口利福的撈起味道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