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鬼」成文化標記 回顧二創無限Fun

201702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oogle於2010年5月21日,為紀念「食鬼」誕生30周年,將標誌改為遊戲圖片,只要點擊Insert Coin按鈕,或等候10秒,更即可大玩線上「食鬼」!
1/7
電子遊戲「食鬼」在全球深入民心,然而被譽為「食鬼之父」的電玩生產商南夢宮(NAMCO)創辦人中村雅哉於1月22日離世,並由Bandai Namco Holding公布死訊。其實「食鬼」(Pac-Man)由電玩設計師岩谷徹受到缺了一塊的薄餅啟發而成,玩法十分簡單,於1980年代推出以後風靡全球,至今有近100億人次玩過,2008年更獲健力士紀錄大全列為「最成功的街機遊戲」,成為文化標記。大家只要看到經典的「食鬼」精靈,便會聯想起此遊戲,故多年來不少企業及網友紛紛進行二次創作向「食鬼」致敬,現在不妨一同回顧,同時向這位成功的電玩家中村雅哉致敬。
民間動畫家以「食鬼」為男主角Pac-Man,創作與各路英雄及美女相遇的有趣故事,在Youtube頗具人氣。(來源:@Ixapter)
大家還記得往年法國街頭藝術家Space Invaders於香港的塗鴉作品其中一幅便是經典的「食鬼」嗎?
於上屆國際漫畫展(Comic-Con International 2016)更有粉絲穿上「食鬼」cosplay向遊戲致敬。(互聯網圖片)
2015年美國電影《屈機起格命》(Pixels)更是以玩「食鬼」為主題的故事,Pac-Man飾演紐約大戰中的主要敵人。
2015年4月1日Google更推出愚人節限定,將「Google地圖」上的全球城市街道化身「食鬼」遊戲戰場。(來源:默洛@Youtube)
Youtube頻道HelloDenizen於上年創作狗狗「食鬼」短片《Pac-Dog》,由可愛的狗仔追逐一班由人扮的「鬼」。(來源:HelloDenizen@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