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字筆提:產後媽媽腰痛 為求醫煩惱

201709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產後媽媽懷疑自己因經常抱BB,引致一連串痛症。(互聯網圖片)
有位45歲太太剛生產完,家人希望她好好坐月,因此兩星期也沒有外出,安心留在家中。但是她感到腰背、臀部,以及大腿的痛愈來愈嚴重,懷疑自己是經常抱BB,引致一連串痛症,故電郵向脊醫查詢。
這位新手媽媽,希望了解她的情況應該是看骨科、物理治療、針灸、跌打,還是脊骨神經科?我首先向她解釋,因為在給予適當治療之前,需要由有診斷資格的醫生,指出痛症原因,所以並不是看物理治療或針灸跌打,而是應該看西醫,或專科的骨科醫生、脊醫。
至於骨科和脊骨神經科,在治療方案上的分別,脊醫是找出痛症的來源和成因,從而作出矯正,可以是人手矯正,可以是生活習慣矯正,亦可以做運動來改善肌肉、韌帶、神經線或關節錯位等問題;而骨科醫生本身是西醫,治療方案是把徵狀移除,會運用藥物或手術來消除痛症。藥物是最快將主觀角度的痛楚移除,因為藥物可麻醉神經線,做到消炎止痛效果,遠比脊醫及物理治療的儀器處理,效果來得更快。當然,藥物是無法消除脊骨錯位的壓力。
由於這位媽媽要餵人奶,雖然想盡快消除痛症,但礙於以BB健康為大前提,故此不想服用任何藥物及打針,恐防有機會直接透過人奶影響嬰兒。她選擇求助脊醫,經過檢查後,發現腰左右兩邊的肌肉不平衡,出現了盤骨高低,但關節活動能力並無問題。
由於胎兒在肚內,長時間壓着腰椎、盤骨的單邊,孕婦在臨生時便容易左右肌肉不平衡;加上賀爾蒙影響,韌帶會比較鬆,以準備臨盤,所以為甚麼要坐月,就是待賀爾蒙回復正常水平,需要作適當的休息,讓關節也回復正常位置。這位媽媽的腰痛問題不算十分嚴重,轉介專業健身教練,指導做適當的伸展運動,經過持續一星期的伸展鍛煉後,覆診時,發現其痛症已消除,免卻需要使用藥物的憂慮。
脊醫王俊華
脊骨神經科博士
香港註冊脊醫
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