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飲食嘗識之雲吞 餛飩點樣分?
1/11
雲吞與餛飩究竟有甚麼分別?有人說是同一樣東西,只是叫法不同,但原來在外觀與餡料方面都各有特色,今日就請來自台灣的程班長教你點分雲吞、餛飩、抄手這「三兄弟」。
大家對雲吞都不會感到陌生,這種著名廣東小食最常見以鮮蝦及豬肉做餡,淨食固然美味,但更多時會煮成雲吞麵,由於體積約有乒乓球般大小,所以一碗麵通常只得4、5顆雲吞。
至於餛飩則是中國北方及台灣的叫法,同樣用雞蛋與麵粉所做的雲吞皮包裹,不過餡料就換成豬肉,體積細小,一碗最少要有10顆才滿足。
而炒手就源自四川,不加湯直接淋醬汁和葱花調味,口味以香辣為主。
【台式餛飩】
材料:
豬後腿肉 2斤
豬肥肉4両至半斤
雞蛋 1隻
醬油、胡椒粉、鹽 各1湯匙
麻油、米酒、沙糖 各2湯匙
葱花 3湯匙
高湯 300至500cc
做法:
1. 剁碎豬肉。
2. 加雞蛋、麻油、醬油、米酒、胡椒粉、鹽、沙糖和高湯一起攪拌。
3. 變得黏稠後,加葱花拌勻製成餡料。
4. 用雲吞皮包好,放入滾水淥熟即成。

台灣餛飩體積偏小,餡料主要用豬肉及葱花製作而成,一碗餛飩湯麵大概會有10至12顆餛飩。(盧展程攝)

新式包法快捷方便,放好餡料後束成一團,輕按一下便可封口。(盧展程攝)

加雞蛋、麻油、醬油、米酒、高湯攪拌均勻。(盧展程攝)

程班長表示餛飩、雲吞與抄手其實都是由同一種食物演化而成,只是不同地方各有做法,才會帶來與別不同的風味。(盧展程攝)

抄手是來自四川的食法,將雲吞撈起之後直接淋上醬油及葱花,味道以香辣為主。(盧展程攝)

製作雲吞除了要有雲吞皮之外,豬肉和醬料也很講究。(盧展程攝)

餛飩是否好吃,高湯是靈魂所在,用帶有油脂的高湯製作的餛飩味道特別香濃。(盧展程攝)

傳統金字塔包餛飩方法較為複雜,但吸湯效果較佳,口感也更豐富。(盧展程攝)

先將豬後腿肉及肥肉搓勻剁成肉碎。(盧展程攝)

攪勻豬肉和醬料後,最後放入葱花便預備好餡料。(盧展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