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3日 (一)
  • 繁體
  • 简体
   金蛇年開市直播: 蛇年金融市場開市
金蛇年開市直播
蛇年金融市場開市
東網視頻
電子報

香港估估吓:太平山搵老襯?

香港時間
2019年02月25日(一) 08: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大家有冇上過山頂做老襯呢?(設計圖片)
1/6
山頂絕對是香港最為人熟悉的名勝,不過近年被旅客攻陷,不論任何日子,纜車站總是排着長長的人龍,若非有朋自遠方來要充當嚮導,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不會貿然登山做「老襯」。
講到做「老襯」,上一代人都習慣叫山頂做老襯亭,但到底「老襯」之名從何而來卻眾說紛紜。有人說辛辛苦苦登山,只為看風景,行為其實很「老襯」。亦有人指,是因為50年代本港有句俗語:「太平山頂望落去老襯數不盡」而得名。
現時的老襯亭,已經是第四代。第一代的老襯亭,早於20世紀初已經建成,原名鮑寧亭,名副其實是一個亭,用作觀景之用,於日治時期被毀。第二代的老襯亭,於50年代由香港上海大酒店(山頂纜車公司母公司)興建,作為纜車於山頂的車站,但大家仍習慣稱其為老襯亭。
第三代的老襯亭,於1972年8月29日正式開放,但其實已經不再是一個亭,而是一座名為爐峰塔的建築,其外形仿照古城門與城樓,從市區仰望太平山,外形既像香爐又像鼎。其頂層設有西餐廳,餐廳下層為咖啡室,而底層則是中菜餐館。
隨着本港旅遊業的發展,纜車山頂站開始老化,1992年香港上海大酒店宣布重建爐峰塔,並於1993年7月正式清拆,在原址興建了第四代的建築「凌霄閣」,建築的上半部為半圓形,中空部分和底下為正方形,由於中空部分採用了玻璃外牆,因此令最頂的半圓部分,看起來猶如飄浮的飛船。在凌霄閣側,有一個由獅子會捐款興建的中式觀景亭獅子亭,不少人都誤會將它當作老襯亭,大家記得搞清楚,咪聽人亂噏畀人搵老襯!
第一代的老襯亭,原名鮑寧亭,是山上一個觀景亭,於香港日治時期被毀。(互聯網)
據爐峰塔設計師鍾華楠先生指出,其外形像香爐又像鼎,蘊藏着廣東文化中「香爐躉」的寓意。(互聯網)
左圖為第一代的老襯亭,右圖為第二代老襯亭。(互聯網)
由於老襯亭的名字實在太深入民心,令不少人以為獅子亭就是老襯亭。(互聯網)
左圖為第三代老襯亭「爐峰塔」,右圖為1997年開幕的第四代老襯亭「凌霄閣」。(互聯網)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