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Stop】咩係避風塘美食?

香港時間
2019年03月17日(日) 15: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避風塘由船隻暫避惡劣天氣的地方,變成香港地道的烹調方法,當中又以炒蟹為表表者。(互聯網)
1/6
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但卻是有名的美食天堂。我美食婷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絕對引以為傲。提起這個美食天堂,就不得不提本地獨有的避風塘菜式,不但好適合春天這種濕漉漉的天氣進食,而且還有許多遊客不理季節,一年四季都慕名而來一嘗這土炮美食。現在就等美食婷扮下代表,為大家介紹一下何謂避風塘美食。
避風塘,照字面理解,其實是香港早期專讓漁船暫避颱風或惡劣天氣的避難所,一般設於海灣或港灣。久而久之避風塘開始聚集不少水上居民,60、70年代開始為謀生在船上煮食,或兜售食物及日用品。先是供應給附近船家或近岸食客,漸漸成為水上食肆。後來更以獨特的烹調方法及新鮮海產,成為遠近馳名的避風塘美食,當中又以艇仔粉麵及爆炒海鮮最為人熟悉。避風塘中又以銅鑼灣的規模最大、最出名,成為本地吃海鮮的其中一個熱點。
當時在艇仔上即席炮製的爆炒海鮮,做法與我們一般吃到的蒜蓉、薑葱不同。原材料主要是炸香的蒜粒、香茅、豆豉、乾葱及辣椒等香料配料,加在預先在滾油中短時間走油的新鮮螃蟹、大蝦,快手邊炒邊拌勻,把調味料的香氣味道滲入海鮮之中,一方面保留其鮮甜味道,一方又利用調味料的香辣味,提升食材的味道。這種獨特的烹調方法,稱之為避風塘菜式。當中又以煮蟹的味道最匹配,因此,避風塘炒蟹順理成章成為表表者。
後來因為煮食安全問題,不少著名、專門炮製避風塘美食的船家,都遷往岸上開設餐廳,把自家風味由水上轉移到銅鑼灣及灣仔一帶。避風塘美食的熱潮並沒有因此退了下來,還成為本土一種非常有代表性的烹調方法及味道,不少食物或零食,也以避風塘口味作招徠。避風塘似乎已經成為香辣鮮味的代表,也標誌着獨特的香港風味。
60、70年代開始,避風塘開始成為食海鮮的熱點。 (互聯網)
早前有速食快餐店推出避風塘味的薯條。(互聯網)
現在的避風塘已甚少有艇家經營食肆,大部分都已遷往岸上經營餐廳。(互聯網)
有食店以避風塘味道的包點作招徠,賣的就是本土地道風味。(互聯網)
避風塘是香港獨有的烹調方法,用上大量蒜粒、香茅、豆豉、乾葱及辣椒等調味料。(互聯網)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