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九龍水塘是香港島以外首個水塘,建成後為九龍及新界居民供應食水,取代了井水以及由油麻地抽水站所運送的地下水源。(資料圖片)
1/3
大埔道並非位於大埔、沙田㘭道亦不在沙田區,所以這個水塘坐落在新界也不足為奇。
所指的正是九龍水塘,若論名氣,它或者比不上城門水塘、大潭水塘、萬宜水庫等等,但它不但是香港第4個最早建成的水塘,也是首個在香港島以外的水塘,更被列為五項歷史構築物,是香港的法定古蹟之一。
為了供應食水給九龍及新界居民,香港政府由1901年開始在針山以南及筆架山以西展開興建水塘的工程,九龍水塘正式在1910年建成,之後陸續在附近增設3個水塘,包括1925年建成的石梨貝水塘、1926年建成的九龍接收水塘,以及1931年建成的九龍副水塘,現時4個位於沙田金山郊野公園內的水塘均被視為九龍水塘群,儲水量合共287萬立方米。

衛奕信徑第六段是十段路徑中最容易行走的一段,起點就位於九龍水塘,風景優美。(資料圖片)

政府於2009年將九龍水塘5項歷史建築物,包括主壩、主壩水掣房、溢洪壩、溢洪壩記錄儀器房及記錄儀器房,列為香港法定古蹟。(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