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及早識別」和「及早支援」是照顧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基本策略。(設計圖片)
1/2
從不同的媒體得知有「金牌司儀」之稱的森美,畢業於喇沙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在電台節目中思路敏捷及口若懸河的他,坦言其實自小已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ADHD),及至中學時找出癥結所在,遂在學習過程中自行想出各種不同解決方法,才有今天的成就。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是教育局就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類別中的其中一個範疇,餘下八類分別為:特殊學習困難、自閉症、言語障礙、智力障礙、聽力障礙、肢體傷殘、視覺障礙及精神病。
【及早識別 及早支援】
「及早識別」和「及早支援」,從來是照顧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基本策略。如學童在學前階段已進行評估及獲評定為可獲支援服務,當他們準備入讀小一時,學前機構在取得家長同意後,會將有關學生的評估資料直接轉送到學童入讀的小學,讓教師能及早了解學生需要並給予適切支援。而全港公營小學每學年皆會推行「及早識別和輔導有學習困難的小一學生」計劃,讓教師透過課堂接觸、課業檢視和個別面談等不同途徑,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社交和自理能力,並透過填寫特定的測量工具,以識別有學習困難的學生。
【靈活調適 學習要求】
學生支援小組會為有學習困難學生訂立及推行輔導計劃,計劃的方針是:為個別學生在同一的學習目標下,調整某些科目的學習內容及教授方法,同時亦可善用資訊科技教材以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而在功課方面,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分層課業」或調整課業需完成的數量,也可考慮延長課業遞交時間。至於評估,教師會按照教育心理學家的建議來給予不同的支援,如放大字體或延長評估時間等。也會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支援小組」在必要時亦會邀請駐校的專業人士: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聯同教師及家長一起為有需要的學生訂立「個別學習計劃」。
校園中,我也不時接觸到一些學生既有特優智能,同時兼具學習障礙的雙重特殊資優生。如有學生確診為自閉症,但同時擁有優秀英語學習能力;也有另一位自閉症譜系學生,多次於數學比賽獲獎之餘,其視覺藝術的畫作亦曾於畫展中作公開展覽等。
每個學生皆是唯一及具備個人才能,按每位學生的學習特性,學校透過適切的教育,俱能讓每位孩子就其個人所長,閃亮發光。
Profile
許定國
佛教黃焯菴小學校長
教育碩士(課程與創新教學/資優教育),
從事教學二十年,長於推展STEM及資優教育
現任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委員
曾獲「第九屆香港海華師鐸獎」、
「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科技創新教育方案二等獎」

佛教黃焯菴小學校長許定國。(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