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揭秘:揭小巴「消失目的地」之謎

201501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大丸、旺角先施、香港紗廠,這些地標雖消失了,但其名字仍屹立不倒。
日與夜,一輛輛紅色小巴開往一個個已消失的地方。這些地方雖然人事早已變遷,但小巴水牌上仍刻着舊有名字。箇中因由,香港九龍新界公共專綫小型巴士聯合總商會會長梁雄,笑言是司機們集體忘不了情,即使物事全非,但記憶亦不會褪去。
旺角通菜街的先施百貨、銅鑼灣記利佐治街與百德新街交界的大丸百貨分別先後搬遷及結業,現址已成為先達廣場及名店坊。不過,幾乎每部對往此地的小巴都繼續以「旺角先施」、「大丸」作為車前水牌的名號,彷彿時間不曾流動。
「叫慣了,大家都改不了口。」縱橫小巴業半世紀的梁雄笑嘻嘻說,大丸及先施是個好名字,「大家都識,反而你叫糖街,未必個個知喺邊,而且旺角銅鑼灣地方大,又多唔同路線嘅小巴前往,如果寫銅鑼灣或旺角,人哋都唔知究竟喺邊。」
除了極具代表的大丸及先施,長沙灣一帶的香港紗廠,至今仍保留在水牌上。梁雄指出,當年該處一帶全是紗廠,很多人在該處上班,所以不少人仍記得。他認為,這些名字不會磨滅:「香港紗廠、大丸、先施夠出名,又或者有啲係父母以前帶過子女去,子女會記得,加上有我哋個水牌長期宣傳,後生仔就算未去過,都知道有呢個地方。」
那究竟是誰決定水牌上名字的去留呢?他指向1輛小巴:「當然係司機。」他解釋,小巴司機是個體戶生意,基本上自己租車,自己決定行車路線,水牌名字當然是司機自己定好,再找公司刻在牌上。不過,部分熱門水牌,訂造水牌的店舖都會預製一定數量供司機選購。他說:「點解大家都選同一個名字?好簡單,因為約定俗成。」
他透露,另一個水牌名字不變的原因是成本問題。由於不論是小巴頂的布牌,抑或是放在車前的膠牌,大多由司機自購,只有少量車主提供,不少司機為了節省成本,水牌「用得就用」。梁指出:「以前小巴車頂嘅捲布,1格只係10幾蚊,依家要家成90幾蚊,檔風玻璃前膠製直牌都要60蚊,地點、價錢有咁多款,計計埋埋成套架生要成千蚊,司機慳得就慳,咪唔換囉。」
然而,部分地方的確淡出了小巴水牌的舞台,例如觀塘寶聲戲院及銀都戲院。梁表示:「好似戲院呢類建築,又唔係咁出名,只有區內人士先知。戲院拆咗之後,大家就會淡忘。司機都想掛咗個牌之後,有客上車,啲客唔識,司機就唔會用,慢慢就淡出。」
政府目前未有法例規管展示目的地名稱,不過運輸署發言指,由於不同路牌可能對不熟路線的乘客造成不便,會提醒業界改用一般市民認識現存地標。
自1996年,紅色小巴合法化開始。小巴司機已會在車前豎立水牌,標明目的地。梁雄憶述,早期小巴水牌只是在紙皮寫字,後來才改用膠牌及布料。惟近年紅色小巴行業式微,主力製造小巴水牌的公司亦只餘下寥寥數間。
油麻地有一間猶如小巴水牌博物館小店。牆壁上,橫樑上,放满了不同大小,刻有不用地名的牌子。站在牌子前的,是它們的「設計師」-麥錦生。
1973年入行的麥錦生,15歲當廣告膠牌學徒,1983年便自己開店。他說,當時剛好公司附近為多條路線的小巴站頭,便開始主力製作小巴水牌,隨後小巴新增冷氣設備,大量小巴換車,亦令他生意大增,麥要日夜趕工,才趕得上需求。
滄海桑田,地標名字消失跟存留,在乎本身的知名度。閒時,望着一輛輛小巴上的水牌,如捉住歲月的尾巴,找着這些地方昔日有多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