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曾俊華(中)曾到沙田污水處理廠,參觀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的殺泥技術測試。(曾俊華網誌)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網誌表示,曾有商界人士懷疑香港的新興產業,特別是創新科技,能否受益於「一帶一路」的機遇。不過,他認為香港的科技發展與研究跟許多先進地區相比並不落後,並一直有將具商業價值的研究,推出世界各地的市場。他相信香港在交通、能源、供水、醫療、通訊等方面的科研發展,均有很廣泛的應用空間,可為「一帶一路」沿途地區的基礎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曾俊華又舉出多個例子,包括理大團隊研發「光纖光柵鐵路監測系統」,可以用一條光纖取代數以千計的傳統溫度、振動等監測器;另一間在科學園經營的醫療設備公司,亦利用高溫超導體技術,發展出造價較低、輻射劑量較低、分辨率卻較高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 System)。
而科技大學的污水處理團隊,正在沙田污水處理廠為「SANI Process(殺泥技術)」進行試驗,利用微生物協助淨化污水,減少污泥的產生及減少成本。中文大學團隊開創的兩項網絡編碼技術,亦成績理想,包括「分批稀疏編碼(BATS Code)」可大幅減少無線通訊過程中數據流失,從而提升訊息傳輸速率;而「物理層網絡編碼技術(PNC)」則利用電磁波互相干擾傳送訊息,令傳輸速度倍增。
曾俊華又指,雖然市民大眾一般都未必會留意到,但香港的科技在不少領域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擁有達國際水平的基礎設施、學術機構和科研人才,以及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而本港作為國際商貿和金融中心,廣泛的商貿網絡和多元化的融資平台,亦大大有助科研人員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商品化,故香港具備非常優秀的條件,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推動香港產業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