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重返現場:遭紅火蟻咬傷後勿刺穿水泡

    香港時間
    2016年01月09日(六) 20: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紅火蟻正式名稱為「入侵紅火蟻」,並非本地原有品種,05年首次在香港發現。
    1/2
    遭紅火蟻咬傷,傷口會即時痕癢、紅腫和灼痛,甚至會形成水泡及膿瘡。急症室專科醫生警告,遭咬傷後要妥善清洗傷口及附近皮膚,並切勿刺穿水泡,以免增加細菌感染風險,事後若出現頭暈、氣喘,甚至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應及早求醫。
    急症室專科醫生彭繼茂指出,紅火蟻毒液會刺激免疫系統,傷口與遭蜜蜂叮咬後的反應類似,之後會出現水泡及形似暗瘡的白色膿瘡,「入面係一啲死咗嘅細胞、溶解咗嘅皮膚組織同細菌混合嘅液體。」他叮囑市民切勿「手多多」刺穿水泡,以免傷口受細菌感染。
    彭建議在被咬後應即時進行清洗及冰敷,既可消毒亦能即時降溫,有助緩解痕癢、腫脹等過敏反應。醫管局發言人表示,未有統計因紅火蟻咬傷的入院人數。
    遭紅火蟻咬傷後,傷口即時形成水泡及膿瘡。(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