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研究團隊透過最先進的基因工程重組技術,及運用合成生物學的概念,成功研發「YB1」厭氧細菌。(港大提供)
1/4
沙門氏菌本是食物中毒的病原體,可令人嘔吐及腹瀉。不過香港大學醫學院卻成功將這種害菌改造成名為「YB1」的厭氧細菌,有效抑制癌腫瘤生長,又不會對正常細胞構成危害。研究團隊已成功為「YB1」取得美國專利,冀日後將其製成標靶藥物,為治療癌症帶來新曙光。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基因工程重組技術及合成生物學概念,將沙門氏菌改造成厭氧細菌,並命名為「YB1」。「YB1」只在缺氧環境中生存,不會危害含氧的正常細胞,可作為安全抗癌的標靶藥物。團隊利用肝癌及乳腺癌的小鼠進行實驗,發現在乳腺癌小鼠身上,可令腫瘤生長速度減慢50%,且完全抑制腫瘤的肺轉移。「YB1」更可抑制肝癌小鼠腫瘤生長速度達90%。
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黃建東表示,團隊正研究開發這種新型細菌的其他用途,包括利用「YB1」攜帶其他藥物治癌。團隊發現攜帶了白喉毒素的「YB1」可100%抑制乳腺癌小鼠腫瘤生長,並令腫瘤縮小,當中26%小鼠更徹底治癒。團隊預計「YB1」可在數年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黃建東(中)表示,團隊正研究關發這種新型細菌的其他用途,包括利用「YB1」攜帶其他藥物治癌。(港大提供)

團隊利用肝癌及乳腺癌的小鼠進行實驗,上方的綠色為對照組小鼠乳腺癌肺轉移的情況。(港大提供)

黃建東指,「YB1」可以攜帶治療性蛋白質和藥物至腫瘤組織。(港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