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首被告何彬權今到庭應訊。(陳德賢攝)
電召汽車手機應用程式Uber(優步)的經營公司Uber (Asia) Limited早前入稟區域法院,民事控告13名人士,指稱他們擅闖其長沙灣和上環之辦公室,並滋擾及襲擊其員工,因此向法庭申請禁制令,並要求對方作出賠償。Uber (Asia)本月8日已取得法庭的臨時禁制令,禁止13人擅闖兩個辦公室及作出滋擾行為,案件今在區域法院提訊,以處理是否延長禁制令,今日只有首被告何彬權及第十被告羅仲明(譯音)到庭應訊,庭上確認所有被告均是Uber司機。
原告的律師指,原告沒有部分被告的地址,亦未能致電聯絡到部分被告,就算聯絡得到,有被告又在電話中拒絕接收禁制令;更有人在首次接聽電話時承認是被告,但後來又在電話中否認是被告。
原告律師指,被告對Uber員工的言語挑釁及肢體碰撞有相片及影片為證,上月28日其中一名被告在長沙灣的辦公室將一部電腦推落地,又一度搶走一部蘋果電腦;上月29日,一名公司高層在上環的辦公室遭被告包圍謾罵,一度無法截的士離開,事件一度報警,因此希望法庭延長禁制令。
首被告何彬權今無律師代表,親自向法庭陳詞,指他們13名司機遭原告拖欠載客酬金4個月,共涉80多萬港元。他曾嘗試用電郵追討欠款但又不獲回覆,故只可上門追數。他指上門時公司內無人承認是員工,原告所指的高層是因為身在雙黃線才截不到的士離開。他又指,不知與Uber是否存在合約關係,又不知Uber是否合法,故未有找勞工處求助。
第十被告羅仲明(譯音)表示,他沒有Uber的電話聯絡號碼,電郵追數又不獲回覆,之前曾跟Uber會面和平商討但不果,故被迫以激進方式解決糾紛。他指自己要養妻活兒,「無人想每日花時間追數,我都要工作,我都要生存」。
原告律師在法官追問下,承認今年3月起原告懷疑被告濫用手機應用程式多收車資,故暫停向被告發放載客酬金。律師重申,就算原告不肯坐低商討,被告可循法律途徑申索,但都不可做出侵權行為。何表明無錢請律師:「如果你要我為咗一兩萬蚊請律師告一間跨國公司,無可能!」
最終法庭批准延長禁制令,但撤銷不准被告進入兩個辦公室50米範圍的限制。官另批准原告申請,改以寄掛號信、在兩個辦公室的外牆張貼禁制令,以及在報章登廣告等方式,以替代親自向被告送達法庭禁令。法官又指,若被告有其他訴求,可轉向其他法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