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綠色先鋒:棄置車胎成花盆 打造土瓜灣特色

    201608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一班環保人士化廢為寶,將舊車胎回收再造花盆,讓街坊小店用來裝飾門面。
    1/7
    土瓜灣車房多,廢棄車胎也多。與其任由棄置車胎在垃圾站中等待送到堆填區,一班環保人士化廢為寶,將部分舊車胎回收再造。他們付出汗水和勞力,將舊車胎一分為二變成半月形車胎花盆,並髹成彩色,加上掛勾、鋪上泥土,種以粗生植物,然後將一盤盤色彩斑斕的車胎盤栽送到社區,讓街坊小店用來裝飾門面,實行取於斯、用於斯。車胎成花盆大獲街坊讚好,更對盤栽珍而重之,團隊冀進一步送出花盆,甚至取代掛於路邊的傳統花盆,創造屬於土瓜灣的特色。
    「軸物行者」社區聯絡主任Garfield指,將車胎重塑成花盆由6月底開始構思,直至7月初開始實踐工作,透過舉辦工作坊及團隊上下合作而成。她眼見土瓜灣車房處處,而垃圾站經常出現一個個「車胎山」,由於回收車胎費時且回報低,大部分被送到堆填區,惟車胎難以分解,團隊於是構思將車胎重生貢獻社區。
    團隊將車胎打造半月形花盆,並髹上色彩繽紛的圖案。團隊在弧形花盆底部放入泥土,種植粗生的黃金葛,並在中間或兩端穿入竹條及金屬鈎,可以掛於欄杆或牆上。
    她與數名女生早前將製成品拿到土瓜灣一帶免費送贈街坊,除士多、燒臘及餐廳願意接收花盆外,連十三街的車房大漢亦對花盆甚感興趣。花盆獲街坊大讚精美及環保,士多店員陳太將紫色的車胎花盆掛在當眼處,訪問當日更笑言不少人行經都問是什麼,成為她與老闆的心頭好。
    團隊另一成員是單車發明家Gary,他為了花盆特別發明了一系列工具,要打造一個花盆需時約3小時,已包括髹上圖案及放置植物。他指為方便製作,目前主要選用只有一條金屬圈的電單車小型車胎,用?刀切開車胎就可以一分為二。
    車胎花盆融入土瓜灣社區大街小店,「軸物行者」創辦人Paddy希望將來可與九龍城區議會商討,取代現時大量製造而一式一樣的路邊花盆。現時刻有龍圖案、象徵九龍城的花盆於土瓜灣隨處可見,惟不難發現看到花盆上滿布垃圾,部分植物被移走枯死,甚至泥土被掏空。反觀,由區內棄置車胎重造的花盆,能夠加強社區聯繫。
    「軸物行者」成員Paddy、Garfield及Gary(由左起)將棄置車胎重塑成色彩繽紛的環保花盆。
    掛於餐廳外的車胎盤栽十分矚目,店員指每日都為它澆水。
    製作車胎花盆需要選用較細及金屬成分最少的車胎,一般會選用電單車車胎。
    陳太指,士多店外掛着的紫色車胎花盆很美,每日都吸引不少人駐足觀賞。
    一個車胎最多可製成兩個花盆,花盆呈半月形。
    垃圾站堆積的車胎數量眾多,大部分只能運往堆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