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速剪店愈開愈多,有髮型師由傳統髮型屋轉投速剪店。
1/6
近年標榜又快又便宜的速剪店(單剪店)愈開愈多,只需五六十港元,10分鐘時間就能完成,相比動輒收費百多二百港元的傳統髮型屋,自然有其優勢,除了吸納許多顧客,原來連不少三四十歲的髮型師也因速剪收入更穩定,又因毋須接觸電染髮化學用品,而紛紛跳槽。不過有髮型界老行尊指出,速剪或令髮型師整體造型技能生疏,甚至「做壞手勢」影響發展。
做了髮型師已有八九年的Ivan,兩年前加入連鎖速剪店QBHouse,他坦言在傳統髮廊打工時薪水微薄,「返足30日,都係得萬二三蚊左右!」加上要與店舖「三七分帳」兼沒有底薪,收入不穩定,令他決定投身速剪店,現時升為店長,月薪已達1.6萬港元。除了人工較高,他又更喜歡速剪店工作環境,因毋須刻意討好客人「儲熟客」,亦不用做洗頭、染髮等工作。
Ivan稱曾被電染髮藥水接觸皮膚,最嚴重的時候要塗抹藥膏,戴手套睡覺,但因為電髮、染髮可以拆帳得到更多收入,捱痛也要繼續工作。「我以前同事都係鍾意剪髮多過做Chem(化學用品),無奈Chem賺得更多!」又直言「寧願揸鉸剪剪髮,都唔係好想幫人電髮、染髮」。
不過,香港髮型協會執行會長葉灝軒嚴厲批評這種想法,「本身髮型師極有問題!討厭化學用品,只鍾意剪頭髮,如果有人只鍾意吹頭咁又得唔得?」他認為一位髮型師,必然要同時兼備剪髮及電染等造型技能,不由他們選擇喜歡與否,直言「除非你剪髮收3000元,都有唔錯收入,否則就要取捨。」
投身髮型界多年的葉灝軒,造型技巧被譽為「大師級」,更曾多次亮相電視節目,現時主要培訓後輩。他認為年輕髮型師收入停滯不前,未必與工作本身有關,有人做了八九年仍賺取1.2萬港元工資根本不合理,「八九年可改變一個人好大!但佢唔肯與時並進,不去執着自己技巧,保持平均收入,其實係冇進步。如果本身任性、冇責任感、懶,(人工低)唔關行業事。」
葉灝軒又指,速剪講求快捷方便,根本沒有時間讓髮型師在造型下功夫,在分區、分層上處理不會做得太仔細,「技巧上好快養成幾個款式」,長遠來說或影響在行內發展,認為始終要回到髮型屋實踐。
不過,亦有業界人士比較體諒年輕髮型師的苦況。髮型協會副會長連子淦指出,許多髮型師在行內多年收入無提升,都會無奈轉投其他行業,例如駕駛的士或售貨員等。既然現時速剪店發展蓬勃,提供另一機會讓髮型師繼續留在行業,維持現有技巧及服務水平,已經可以賺得多點,對他們有很大吸引力。他認為轉投速剪未嘗不是好事,雖然會較少機會處理較為繁複的造型設計,在行內發展空間或許較窄,但集中做好速剪技巧,一樣會有晉升機會。

速剪店標榜10分鐘完成剪髮,收費較傳統剪髮屋便宜,吸引不少市民光顧。

髮型界老行尊、香港髮型協會執行會長葉灝軒認為,髮型師習慣了速剪會「剪壞手勢」,來來去去都是剪某幾個髮型。

速剪店髮型師Ivan認為,速剪店人工比較高,又毋須刻意討好客人「儲熟客」,故選擇在速剪店工作。

葉灝軒又認為,一般髮型師有5至6年經驗的話,人工理應足夠養妻活兒,但如果本身那人的性格懶惰,則另作別論。

傳統剪髮屋髮型師需要替客人電髮、染髮,雙手長期接觸化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