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塔門碼頭工程因大縮水,最終變成小修小補。
1/8
政府近年大肆宣傳「綠色旅遊」、「生態旅遊」,但不少地方的改善配套設施工程,乏善足陳,玩殘遊客及居民。東網記者發現,大埔區為工程滯後的重災區,其中塔門碼頭改善工程,因撥款少,民政事務總署的工程「大縮水」,由原本計劃擴闊碼頭通道,變成小修小補,工程並拖拉七年。而海下灣海岸公園興建的遊客中心,漁護署早於2009年已獲撥款,但至今年中才動工。當區區議員直斥兩個部門塞責,無心配合政府推廣相關旅遊活動。
「村民爭取多年,都係想擴闊塔門碼頭,依家只係鋪地板、起上蓋?唔係我哋想要嘅嘢。」塔門鄉公所管理委員會主席杜房有表示,每逢假日,不少人到塔門觀光,排隊等候上船的人潮往往「逼爆碼頭」。杜於2010年向大埔區議會反映,希望擴大塔門碼頭,民政事務總署獲得1,040萬港元撥款,到今年1月終建成,但他發現與「期望不符」,他指改善工程由擴闊變成小修小補,如碼頭部分位置加設上蓋、更換射燈、鋪設部分碼頭地板,以及加建座椅和欄杆。
村民張先生坦言,加建碼頭上蓋及鋪設地板,並不是村民所想。船長陳先生亦指碼頭缺乏的是地方不夠,並非設施不足。大埔區區議員李華光無奈表示,塔門碼頭改善工程,因撥款問題,最後擴建塔門碼頭被迫「縮水」。
塔門碼頭工程「貨不對辦」,而在海下灣的工程,拖延至今逾8年,仍未見影。漁護署在2009年已獲撥款1,900萬港元,興建海下灣遊客中心,藉以向遊客及學生提供海洋資訊。但至2014年才做兩次公眾諮詢,到去年,計劃始獲海岸公園委員會支持。
漁護署到今年3月向海岸公園委員會匯報情況,工程或會於今年中展開,計劃於2018年中完成。記者早前在海下灣海岸公園,向居民及士多老闆查問,他們均對於海下灣將興建一座遊客中心,一概不知。大埔區區議員李華光表示,據他了解,該中心日後只供學校及團體預約使用。
大埔區區議會副主席黃碧嬌稱,不止是市民,即使是區議會,亦無從得知署方為何無緣無故,拖拉逾8年仍未施工,「遊客中心造價會按年上升,需要額外撥款,咁做法係浪費公帑。」
漁護署發言人指出,遊客中心建造工程,將於今年中展開,預計於2018年完成,現正申請撥款以應付因設計的改變及物料價錢上漲的額外支出。此外,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表示,塔門碼頭改善工程並沒有收到相關投訴。
---------------------------------
想聽歌?想睇MTV?想了解本地Indie Band資訊,快啲click入「聲大夾樂」專頁:http://on.cc/musicon

塔門碼頭改善工程,工程拖拉7年,至今年1月竣工。

李華光表示,塔門碼頭改善工程,因撥款問題,令擴大塔門碼頭計劃「大縮水」。

海下灣海岸公園居民,對海下灣將興建一座遊客中心,一概不知。

每逢假日,很多人到塔門觀光。

船長陳先生強調,塔門碼頭缺乏的是地方不夠,並非設施不足。

杜房有指碼頭的改善工程,由擴闊變成小修小補。

海下灣遊客中心工程,拖延至今逾8年,仍未見影。